青州市黄楼街道小崔村的冯玉香今年63岁,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她顾不上自己的终身大事。照顾母亲整整29年后,老人去世了,她却不幸患了肺癌,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的病情逐渐稳定。前段时间,她作了一个决定:去世后,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
病情逐渐好转,决定捐献器官给需要的人
3月7日一早,冯玉香起床后,就开始侍弄阳台上的花花草草,给花浇浇水;在院子的韭菜地里,拔拔草。忙完这些活后,她又开始为自己准备早饭,看起来气色不错。“去年5月份,我的病情又严重了,本来我都不想治疗了,可我的哥哥,还有很多好心人都鼓励我、帮助我,坚持让我住院治疗,我的病才逐渐稳定、好转了。”冯玉香说。
冯玉香是一个很乐观的人。2016年,她母亲去世那一年,她被查出患有肺癌,失去母亲的悲痛以及病痛的折磨曾经让她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得知她的情况后,村干部非常重视,耐心地疏导她,帮助她解决生活困难,家人和邻居也经常陪她聊天、散心。在家人、村干部和街坊四邻的帮助和开导下,冯玉香的精神状态逐渐转好,对生活也重拾信心。
“我现在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活得很好。”冯玉香说,为了回报社会,给更多人生的希望,她决定去世后把自己有用的器官无偿捐献。她从媒体上了解到,现在脏器衰竭患者对器官移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在去世后捐出有用的器官,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让更多的人重获新生。“把器官捐献出来,是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冯玉香说。
照顾母亲29年,她顾不上自己的终身大事
冯玉香今年63岁,有两个年过七旬的哥哥。她28岁那年,母亲因病瘫痪,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因为两个哥哥都已成家立业,哥哥要工作养家,嫂子要照顾孩子,还要忙活地里的农活,面对瘫痪在床的母亲,哥嫂也是有心无力。冯玉香体谅哥嫂的辛苦,也理解他们的难处,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担。
为了保证母亲的营养,她每天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定时给母亲翻身、按摩,尽管瘫痪多年,但她母亲身上都非常干净,没有因长期卧床而产生异味,房间也收拾得整洁明亮。亲戚朋友、邻居们都对冯玉香照顾母亲的做法赞不绝口,都说她对母亲的关心、照顾不是一般的精心、细致。就这样,冯玉香照顾母亲29年后,老人89岁时,离开了人世。由于一心照顾生病的母亲,她顾不上自己的终身大事,至今还是单身一人。
小崔村党支部书记崔乐秋告诉记者,冯玉香的担当默默影响着村民,她为大家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她曾被评为“青州好人”“潍坊好人”。如今,她决定身后捐出器官的事情,更让大家敬佩不已,他们也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她。
记者了解到,冯玉香已在网上进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近几年来,市民们进行遗体、器官捐献的意识不断提高。截至目前,我市遗体捐献志愿者登记397人,已实现捐献71人;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428人,已实现捐献1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