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5版:心悦诚评

16版:光影记录

新片不行“旧片”来撑,密钥延期成常态

院线电影“短跑”变“长跑”

(2022年11月1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2年的电影市场,除了“极限定档”外,“密钥延期”显然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拉长上映周期的办法,也确实助推了电影的票房——比如10月29日密钥到期的电影《独行月球》和《新神榜:杨戬》历经了暑期档、中秋档和国庆档,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业内人士表示,密钥延期对于目前的电影市场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密钥延期,以往可遇不可求
  密钥其实是一个版权保护的概念,院线在影片公映前获得加密的数字拷贝文件,只要在公映时获得密钥,即可实现正常放映,避免了片源提前泄露而被盗版的可能性。密钥中还包含档期信息,自带时间属性,可控制影片在影院的上映时间。当前,多数影片的密钥时间为一个月。
  密钥延期的影片可以晚于同档期影片下线,对于以往拥挤的院线空间来说,可谓是难得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毕竟上映时间越长,吸金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以往新片上映密集,密钥延期可遇而不可求:决定一部电影是否要密钥延期,主要是依据电影版权方的意见,参考因素主要源于电影在市场里的“热度”,而其中又可细分为三类:一是票房表现优异;二是口碑特别好的文艺片作品;三是票房与口碑俱佳的作品。
  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国产电影票房前十的电影均经历过密钥延期。
密钥延期在今年变得普通
  不过,在2022年,密钥延期这个昔日罕见的现象却变得普通。
  从春节档开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熊出没·重返地球》《狙击手》等影片上映后多次延长上映时间,将春节档的余热蔓延至清明档。其中,《长津湖之水门桥》在2月1日上映后四次延期,6月30日密钥到期后,又再度于7月1日重映,前后在映时间长达6个月,最终取得了40.67亿元的票房成绩。
  今年的暑期档也依然在流行密钥延期:6月24日上映的《人生大事》因为温暖治愈、表现优异,经过两次密钥延期,上映时间延长到了9月26日;暑期档的另外一部电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独行月球》于7月29日上映,该片密钥两次延期,直到10月29日。
  与电影《独行月球》同日密钥到期的是国漫《新神榜:杨戬》。该片8月19日在国内上映,遭遇了“中国影史最短宣发周期”,仅仅提前4天定档。但凭借惊艳绚丽的视效,《新神榜:杨戬》得以通过慢热的方式享受到长尾效应,最终以5.5亿元的票房收官,跻身影史国产动画电影票房TOP10。
对电影市场是一种必要补充
  业内人士表示,密钥延期对于目前的电影市场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今年上半年上映新片约160部,而去年同期是235部。
  从单月看,往年每月二三十部影片的容量,而目前来看,电影院新片数量和质量同比呈下降趋势,11月和12月宣布上映的大部分新片关注度不高——11月定档的影片虽然有《我的遗憾和你有关》《我们的岁月》《青蛙王子历险记2》《您好,北京》等20多部,但知名度都不高,难以吸引观众。如此一来,市场还得靠口碑不错的“旧片”支撑,密钥延期也就自然而然。而密钥延期使得一些影片获得长跑的机会,这对于单片来说显然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市场的推动作用还是有限,院线都在等着一些重磅新片或者黑马的降临,能够为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带来更多票房收益。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