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5版:心悦诚评

16版:光影记录

垂钓碧溪上 先看安全否

(2022年11月1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气温降低,河水变凉。城区虞河景区部分河段的河水依旧较深,市民如果随意在河边垂钓,一旦不慎落水,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护垂钓市民安全,虞河景区组织开展了对不在垂钓区内垂钓的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垂钓市民前往景区特意划定的三处垂钓区。
        (本报今日04版)
  天气渐冷,却并未影响垂钓者的兴致,城区景观河两岸,时常能够看到他们静静垂钓的身影。垂钓怡情,个别垂钓者享受悠然惬意时,却不怎么注意个人行为。在禁钓区域垂钓、乱扔垃圾、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等,既影响城市形象,也破坏了河道美景和水域生态。
  钓亦有“道”,垂钓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文明。不让鱼类生存环境受到危害,不制造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不破坏公共设施,更不能损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要求垂钓者保持一颗敬畏之心,遵纪律、守规则,以自律和规矩约束自我,方能真正寻到垂钓之趣。
  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景观河划定垂钓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垂钓者知晓;另一方面要加强景观河垂钓区的服务,完善相关公共设施、加强安全巡视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等,吸引垂钓者前来规范垂钓。同时,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管理机制,坚持劝导与严管同步,对一些性质恶劣的违规垂钓行为,应及时发现并制止,必要时可请相关执法部门介入,多措并举让文明垂钓理念入脑入心。
  垂钓虽是小事,其背后却能映射出一座城市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程度。规矩自在人心,文明见于日常。每一名垂钓者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切实提高自身认识,并落实到文明垂钓的实际行动中,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城市生态环境更美好、社会更文明、生活更幸福,才能让“闲来垂钓碧溪上”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