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柿柿如意

(2025年10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天一步步走向更深处,让人也产生了一种走向岁月深处的错觉。
  岁月的深处会是什么?是历史的遗迹,还是人类的过往?在潍坊十笏园里,有时候你能窥得那过往的一二。
  在一处院落的一角,一棵老柿树奋力擎起一枝枝明艳,橙红的果实如同千百盏小灯笼,在青砖灰瓦的背景上挥洒出最浓烈的色彩。古建筑的轮廓衬托出柿子的灵动,古建筑的风骨则成为柿子鲜活的最好底色。而挂满枝头的柿子,恰似点睛之笔——圆润饱满的果实缀在疏朗的枝丫间,艳而不俗,鲜亮的色彩柔化了古建筑的沧桑,也为肃穆的古建筑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有时候也会很抽象地想,柿子树与古建筑的相遇,是两种“慢”的共振。古建筑的“慢”,是工匠精神的极致;而柿子树的“慢”,是“三年结果,五年成材”的耐心,是深秋霜降后方才凝聚的甘甜。
  而且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柿”谐音“事”,柿子一直寓意“事事如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这抹吉祥的橙红色,落在历经风雨的古建筑上,便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古建筑是时间的容器,记录着历史的变换和人间的烟火;柿子是时节的信使,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希冀。当红彤彤的柿子缀满古建筑的檐下庭前,便将“岁月静好”的祈愿具象化了。原来,柿子树与古建筑,一个是流转的四季,一个是凝固的历史。当我们在秋日里仰望这红果与灰瓦的相遇,其实是在凝视一个民族关于时间与传承最诗意的表达。
  柿柿如意,愿您事事如意!
  □本报记者 石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