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晓萌)近日,一名外地老人遭遇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在骗子的话术恐吓下,取出32.2万元现金准备交付。千钧一发之际,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接到线索迅速行动,经过周密布控,仅用3小时便成功拦截涉案资金,并将两名负责线下取款的电诈“工具人”当场抓获,为受害人全额挽回了经济损失。
“你好,这里是公安局,你涉嫌一起违法案件,请配合案件调查,缴纳相应的保证金……”日前,一名外地老人接到一通自称是“某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对方语气严厉,声称老人卷入了一起重大案件,需要缴纳保证金来“洗清嫌疑”。电话中,这位“民警”还再三强调,此事涉及“机密”,务必保密,不得告知家人或身边朋友。
突如其来的指控和严厉的警告,让老人瞬间慌了神,恐惧与焦虑使其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在诈骗分子的持续操控下,老人未与家人商议,便独自赶往银行,取出了积攒的32.2万元现金。就在老人准备好现金,等待对方下一步指令时,诈骗团伙安排的线下“工具人”也已出动,准备进行线下取款,企图将这笔骗来的资金迅速转移。
与此同时,潍坊市公安局潍城分局接到了重要线索:有电诈“工具人”正携带骗得的赃款,乘坐出租车从涉案地赶往潍坊,意图进行资金转移。
案情就是命令,刻不容缓。警方立即兵分多路,展开周密布控,一张抓捕的大网悄然撒开。
从接到线索到部署行动,警方争分夺秒。经过3小时的紧张工作,抓捕时机成熟。办案民警果断出击,成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李某某当场抓获,现场查扣了其正准备转移的全部涉案现金,共计32.2万元。
“我早上刚到潍坊,上午11时交易时就被抓了……”在审讯室内,嫌疑人杨某某对充当电诈“工具人”、帮助转移犯罪所得的行为深感后悔,并表示今后将遵纪守法。然而,其行为已触犯法律,悔之晚矣。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要求“缴纳保证金”,任何要求保密、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并涉及转账汇款的行为,都是诈骗。接到此类电话,务必保持冷静,第一时间与家人沟通或拨打110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