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对话“陈介祺” 探秘金石文化

(2025年09月2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9月20日,潍坊市儿童友好小记者观察团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少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走进陈介祺金石博物馆,开启了一场金石文化探访之旅。
  当天下午2时许,孩子们到达陈介祺金石博物馆。“‘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是陈介祺自撰的,既是对他一生收藏古玺印、陶文业绩的概括,也是对其数十年金石生涯的真实写照。”讲解员指着该馆门前的楹联解释道。
  进入陈介祺金石博物馆,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仿古四合院,有上下两层,设有展厅、临时展厅、篆刻体验区、传拓体验区、文创商店等。一楼展厅的陈介祺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陈介祺是晚清时期中国最杰出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古文物收藏家。他在金石学方面集藏古、鉴古、释古、传古于一身,皆卓荦不凡。在二楼展厅,一件件镌刻着岁月痕迹的金石文物让孩子们挪不开眼——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秦汉的瓦当,从历代的印章到精美的拓片,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个个故事。“这件‘毛公鼎’是西周时期的重器,鼎身上的铭文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非常珍贵,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仿制品。”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道。
  参观完陈介祺金石博物馆,孩子们意犹未尽。“原来我们潍坊还有陈介祺这样的文化大家,今天的活动,让我对潍坊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家乡潍坊感到自豪。”小记者袁一清说。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组织此次金石文化探访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学习课外知识的同时,感受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后,他们将组织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