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危化品管理不能有“盲区死角”

(2025年09月2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近日,杭州女子误踩“化骨水”不幸身亡,引发广泛关注。9月18日下午,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发布通报指出,涂某某在事发区域垦荒种菜,途经废墟时踩破一只装有氢氟酸的塑料桶,脚部接触液体后出现剧烈灼痛,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该桶为艾某2015年搬离原居住平房时所遗弃。目前,涉案人员已被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氢氟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剧毒化学品,俗称“化骨水”,其可怕之处由此可见。名列《危险化学品目录》,本该被严格管控的氢氟酸,居然可以随意购买,并被公然遗弃,最终产生致人身亡的严重后果。这起事件不仅对受害者的家庭是巨大悲剧,更对危化品管理带来深刻警示。
  危化品管理责任重大,我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废弃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但不幸的事实证明,这些法律法规在执行层面“守土不严”,不少环节都“掉了链子”。唯有铭记教训,及时堵住危化品管理漏洞,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复上演。
  相关部门要全链条全面展开排查,加大对危化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的监管力度,找准薄弱环节,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解决方案,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及时补上漏洞,坚决不留“盲区死角”。同时,要强化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全流程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和多部门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加强危化品管理,才能让危化品安全防线“固若金汤”。
  对公众在危化品方面的安全宣导和教育同样必不可少,政府、媒体等各方应携手开展科普教育,让公众对危化品有基本认知,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最大程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危化品管理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只有相关各方始终绷紧安全弦,让相关法律法规从“纸上”落到“地上”,让涉及危化品管理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链条无缝衔接,才能更好保证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