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光仪和牟子芳都是西清池村人。牟光仪1925年入党,遭特务暗害而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他能言善辩,令国民党军队的王炳臣团长投诚。他筹划成立抗日武装,积极奔走筹集经费,领导对他称赞有加,戏称他是“瞎子司令”。牟子芳和苏风是一对革命夫妻,育有两子,牟子芳牺牲后,苏风继续革命工作。
牟光仪
被害双目失明 谈判促成联合抗日
牟光仪1900年生于西清池村一个殷实农民家庭。1925年秋,他经潍县共产党员庄龙甲、王全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利用电工身份,将潍县乐道院的机电房变成了党组织的秘密集合地点,印刷机密文件并召开重要会议。
1928年下半年,庄龙甲、王全斌等相继被捕并牺牲,斗争形势急剧恶化。1929年初,牟光仪被派往青岛从事地下工作。他到青岛的滋美冷藏公司上班,没想到很快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
1931年1月底的一天早晨,牟光仪来到冷藏仓库。突然,总闸被偷偷溜进来的一名特务扭开,强烈的“阿摩尼亚气”从管道破损部位喷射出来,他顿时昏厥倒地……
工友发现牟光仪后,迅速将他送往青岛市信义会医院。命是保住了,但双目失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煎熬,他郑重地向党组织负责同志说:“瞎了眼不要紧,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坚决地为党战斗下去。”
1931年暮春,牟光仪又回到家乡,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联合抗日。1938年1月8日,国民党潍县县长厉文礼带部分亲信弃潍县城逃到了安丘县夏坡镇。1月10日,日军一枪不放占领潍县县城。牟光仪遵照党的指示,与国民党地方武装势力和土匪队伍、混党队伍进行多次谈判。他先后代表潍县、昌邑、安丘等县的中共党组织,与厉文礼部代表在潍南约定地点谈判,后又与地方武装韩二虎、王尚志的代表在乐道院进行磋商,与国民党鲁东第八区独立第四团团长王有为在潍东朱里镇交涉,使他们接受了我党团结抗日的主张,为我党领导的七、八支队组建和发展,在昌潍营造了一个较好外部环境。牟光仪为潍县早期的抗日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七、八支队会师、整编东征之初,上级批准他回潍县工作。在此后的1938年9月、10月间,他两次被选为县工委委员和组织部长。
筹划组建县大队 说服王炳臣加入八路军
从1938年8月起,牟光仪就与有关同志研究,在七支队离潍后再拉队伍,成立潍县县大队的问题。他通过关系收集枪支弹药并组织青年参军,又组织了一帮青年学生,袭击潍县城、坊子街敌岗楼哨兵,先后夺得数十支步枪等。
组建抗日武装要解决经费,牟光仪让年幼的儿子领路,到了潍县乐道院,又请来华丰铁厂和同合百货店的经理们,恳求他们帮助解决经费问题。经理们为他的抗日精神深深感动,先后为他送来了一辆自行车和一批经费,基本上解决了队伍组建工作的燃眉之急。
1939年5月初,中共潍县县委指示成立了58人组成的县大队,谭玉泰任大队长。可在5月28日,县大队宿营韩家侯孟时,遭到国民党厉文礼部的便衣队突然袭击,全部武器装备被抢走。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牟光仪由11岁儿子领路,步行100多公里到了掖县北部,找到中共胶东区党委,向区党委书记王文和支队司令高锦纯详细报告了潍县县大队组建及失败原因。领导对牟光仪等同志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戏称他为“瞎子司令”。几天后,高锦纯从支队特务连中调拨了50名指战员,跟随牟光仪返回潍县,成为县委领导的潍县县大队。
回到潍县后,牟光仪发现国民党十五旅旅长张景月与其团长王炳臣之间的矛盾。他巧妙利用这一契机,通过“三请”王炳臣并与之多次会晤,终于使王炳臣答应带队参加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其后,他还向原西北军营长徐子安申明民族大义,努力启发他走向我党领导的八路军。8月,牟光仪带领王炳臣部100余人、徐子安部70余人前往胶东,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后来王炳臣在对日作战中光荣牺牲,徐子安则成为我军高级指挥员。
牟光仪高超的谈判艺术和工作能力受到胶东区领导的高度赞扬。同年9月,他被选为中共胶东区党委常委,被任命为职工部部长。
1939年12月11日,日伪军对我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牟光仪在掖县河南村被敌人重兵包围,在组织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9岁。
牟子芳
和妻子一线抗日 反“扫荡”时牺牲
牟子芳(1901—1942),潍县西清池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潍北蔡家栏子武装起义,担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第一中队指导员。1938年3月15日上午,指导员牟子芳和中队长张玉坡带领一中队全体人员在三中队的配合下,在潍北南阳村突袭来犯日军。由此,打响了潍北抗日的第一枪。其后,牟子芳跟随七、八支队征战。1940年夏,被选派到延安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学习期间,他与同班同学苏风相识相爱,并于1941年春在延安结婚。
苏风,原名陶万荣(1916—1995),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得胜寨老灌冲人。她是一位威震敌胆的红军团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被国家领导人陈慕华亲题为“红军女杰”。
婚后,二人感情一直很好。1941年秋,这对革命夫妻奔赴山东抗日前线工作。他们从延安到鲁中的路上,由于日军的封锁,从1941年秋一直走到1942年春。第一个孩子牟军就是在路上降生的。
1942年11月,在沂水县对崮山一场反“扫荡”的激战中,时任山东军区司令部秘书处主任兼作战参谋的牟子芳,为掩护山东分局黎玉书记突围而牺牲。二儿子牟沂东还未出生。牟子芳牺牲两年后,组织上介绍苏风与山东军区政治部锄奸科科长阮途结婚,共同抚养烈士的两个孩子。
解放战争及解放初期,苏风先后任南满军区直属队政治协理员、党总支书记,南满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南满分局妇委委员,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
1958年8月,毛泽东去大连在沈阳下车,提出要见长征路上的“黄毛丫头”(苏风的爱称)。苏风、阮途得到消息赶去看望,毛主席要求苏风两口子再做一顿饭给他吃,回忆长征路上的甘苦。因在长征途中,苏风曾给毛主席做过饭。苏风和阮途专门为主席准备了一顿野菜宴。
1995年12月30日,苏风病逝于大连。1996年清明节期间归葬于湖北省麻城公墓。苏风归葬湖北麻城的途中,在潍坊市高新区西清池村——革命伴侣牟子芳的故乡做了短暂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