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策展人被称为给历史“打光”的人。潍坊市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衣可红就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者,三十余载光阴,她不仅悉心守护库房中的历史遗珍,更以一支饱含深情的策展之笔,让文物焕发新生,用一场场展览将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娓娓道来。
□文/图 本报记者 隋炜凤
赴京筹备陈介祺特展,凝聚文化传承赤子之心
当下,一场横跨京鲁、聚焦金石文化的重磅展览——《礼敬簠斋——陈介祺特展》正在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作为潍坊市博物馆建馆60余年来首次大规模赴京的金石文化盛宴,该展览汇集青铜器、玺印封泥、拓本手札等500余件珍贵文物,同时设置传拓互动体验、“簠斋文脉”文创矩阵等专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金石文化魅力。展览一经开展便迅速出圈,让潍坊“金石之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此次展陈背后,是衣可红和同事们在原创展览《金石华岳——陈介祺特展》的基础上,持续20余日的紧张筹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赤诚之心。“展览现场热度持续高涨,参观者络绎不绝。不少北京观众感叹潍坊深厚的金石文化底蕴以及陈介祺巨大的学术贡献。”衣可红说,这场展览将持续至7月17日,不仅是对陈介祺“藏古亦传古”精神的当代回应,更是潍坊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生动实践。
“潍坊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九万余件。文物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被看见、被理解、被传承。”衣可红说,她入博物馆行业30多年,她要做的是以馆藏资源和潍坊文化为“食材”,进行策划设计,烹饪出具有潍坊特色的“文博大餐”。
深度挖掘本土文化,把主题展览转化为文化盛宴
在衣可红的策展实践中,尤为闪耀的是她对潍坊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通过一场场主题展览将库房中的珍藏转化为一场场精彩的潍坊文化盛宴。她策展的《画都记忆——潍坊市博物馆藏同志画社名家作品展》,再现了潍坊绘画艺术的深厚底蕴;《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专题展》展现了这位“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与潍坊的深厚渊源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
《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是当下市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展览。作为其策展工作的重要内容,衣可红参与了潍坊象化石的修复、复原、展示工作,组织了潍坊象化石修复复原研讨会,邀请资深专家就潍坊象化石的保护修复复原以及陈列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赴北京、南京等地,开展潍坊象化石测年、骨架复原工作,为策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一场场展览让文物‘活’起来,为观众讲述特色鲜明的潍坊历史故事,也为公众开启了认识潍坊、欣赏潍坊的多彩窗口。”衣可红说,未来她将继续怀揣匠心、不懈耕耘,不仅让文物“活”在当下,更让潍坊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璀璨的文化光彩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