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光影记录

09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0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1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2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3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4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5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16版:高格雄文马萧萧

“官松树”长青500年 荫庇路人更佑心愿

从明代屹立至今,承载着临朐冶源冯氏家风与民间信仰

(2025年06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临朐县冶源街道冶南村附近223省道旁,有一棵树龄约500年的侧柏,被当地人称为“官松树”,相传为明代冯瑗所植。“官松树”是当地标志性的歇脚点,曾是往来商贩、赶集者休憩的“驿站”,作为当地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感。
  近日,记者来到冶南村附近223省道旁,看到一棵高大的侧柏静静地矗立着,树形刚健,枝繁叶茂。林业部门的数据显示,侧柏树高约15米、冠幅12米、树围3.2米,已守护当地人约500个春秋。这棵侧柏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侧柏有“百木之长”的美誉,是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记者看到,树干上系有红绸、红花,枝条上系有“好运连连”“鸿运高照”“家运昌隆”等字样的许愿带。“平时人们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会来这里祈福许愿,逢年过节,人们也会来这里祭拜。”冶南村80岁的聂女士说,这棵侧柏被当地人称为“官松树”,为往来商贩、赶集者提供了休憩场所,也是过往行人歇脚纳凉的好地方。
  在侧柏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官松碑记”四个大字很清晰,但碑文多漫漶不清。仔细辨认,能看出是1997年所立,碑文为冯益汉撰,王远生书。碑的背面刻有捐款的单位与个人,但很多字迹已看不清楚。根据李传彬《冶源官松树忆叙》一文收录的碑文内容可知,明代天启年间,家居临朐老龙湾畔的著名散曲家冯惟敏之孙冯瑗辞官回到故里后,曾隐居在老崖崮村西虎头庙宇里,每次登至王家山冈,必然会歇息、观景,但长空烈日令人难耐,便刻意植此“官松”,以为路人纳凉。当地还建了“官松”景点,“以护古迹,以荫后人”。
  冯瑗是临朐冯氏家族的一员,冯裕的四世孙,冯惟敏的孙子。冯裕在1508年中进士,后居益都,与挚友结成“海岱诗社”,创作了大量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对于冯惟敏,临朐人民极为尊崇,现在的临朐老龙湾景区里就矗立着冯惟敏的雕塑。冯瑗1595年中进士,官至开原兵备道、河南布政使司,著有《黄龙焚草》《开原图说》等。冯氏家族在明清两代共有九名文进士和一名武进士,举人、贡生多达十数人。冯瑗是做过官的人,有为民谋利之举,做官之人在官地种下的树,是为官树。随着树木的长大,南来北往的人们在树下纳凉歇息,“官松树”便远近闻名了。
  悠悠岁月流逝,“官松树”不仅见证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的演变,更成为一部鲜活的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