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与20年前的自己对话,你会说些什么?近日,演员倪虹洁在一档节目中,通过特效技术“遇见”了20年前的自己,展开了一场温馨又感慨的对话,引发无数人共鸣。20年时光流转,世界巨变,人生起伏,那些曾以为永恒的誓言、遗憾的瞬间、重要的转折,都成为生命的印记。此刻,不妨停下脚步,回望来时路,也展望未来。本期邀请大家“与20年前的自己对话”,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同在时光里找寻答案。
┬本报记者 张沁 张敏
一起聊个天
20年的隔空对话,承载着无数选择与坚守。所谓成长,就是在岁月的淬炼中,逐渐看清自己的内心;所谓幸福,并非追逐外界定义的成功,而是在热爱与责任的交织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节奏。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对过往的释怀与对未来的期许,继续勇敢前行,在时光的褶皱里书写更多温暖而独特的篇章。
慧颖(45岁 寒亭区) 我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大学学的医学专业,21岁那年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北京工作,从普通民办医院到北京的三甲医院,我努力了十多年时间。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从事护理工作的24年时间里,我的确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2023年,因为父母身体的原因,我果断辞职回老家做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如果要跟20年前的自己对话,我想会是这样的——
25岁的我:“你辞掉了大医院的工作,不觉得可惜吗?”
45岁的我:“确实可惜,但职业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平台和职称。当父母需要时,能用自己的专业守护他们,我觉得不后悔。”
25岁的我:“基层工作条件一般,收入也不高,这样的选择值得吗?”
45岁的我:“值得。在基层,一个简单的健康指导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我觉得很有意义。”
25岁的我:“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一定很辛苦吧?”
45岁的我:“辛苦,但我愿意。每天能为父母测血压、配药,看着他们安稳入睡,这种踏实感是任何成就都无法替代的,而且女儿和爱人也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决定。”
25岁的我:“看到昔日的同事事业有成,你会觉得失落吗?”
45岁的我:“人生是长跑。他们收获了事业的高度,我收获了生命的厚度。能照顾父母,见证孩子的成长,我很幸福。”
25岁的我:“如果能重来一次,你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
45岁的我:“会的。因为每个选择都塑造了现在的我——一个既能救死扶伤,又能守护家人的我。这条路,我走得心安理得。”
25岁的我:“你现在幸福吗?”
45岁的我:“幸福。虽然少了些鲜花掌声,但多了人间烟火。能用自己的双手照顾至亲,用专业知识服务乡邻,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25岁的我,可以确定的是,我现在真的很幸福,每天过得很充实。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真正的成功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始终心怀热爱,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
腾先生(39岁 安丘市) 目的地重要,沿途的风景同样珍贵
我是一名程序员,目前在上海工作。从18岁那年考到上海的大学,后来又读研、工作,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一直努力地奔跑着。如果要跟20年前的自己对话,我想会是这样的——
19岁的我:“你从一个小镇到了上海读书、工作,这一路走得辛苦吗?大城市竞争这么激烈,压力是不是特别大?”
39岁的我:“确实不容易。可以说,我走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每一步都算数。那些挑灯夜读的日子,不仅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也让我在异乡站稳了脚跟。说到压力,无论做什么都有压力,但也正是因为有压力,才促使我不停地学习和进步,虽然累,但我也得到了相应的回馈,我感到无比满足。”
19岁的我:“有的朋友选择了小镇安逸的生活,你有没有想过回到家乡呢?毕竟那里的生活节奏慢得多。”
39岁的我:“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对我来说,追求梦想的路上虽布满荆棘,但我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宽广的视野,实现了内心的目标。我时常想念家乡的宁静,但在上海,我有更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而且,通过我的努力,我也给父母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19岁的我:“如果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学计算机专业,走‘码农’之路吗?”
39岁的我:“当然会,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编程于我而言,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钥匙。它带给我成就感,也赋予了我改变自己的力量。”
我想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目的地固然重要,沿途的风景同样珍贵。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在不断前行的路上,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莹莹(46岁 奎文区) 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勇敢追梦
我现在经营着三家汽车美容店。曾经,我是一名体制内的公职人员。30岁那年,父母身体状况不好,孩子也小,为了照顾他们,我选择了辞职创业。我的选择曾遭到亲朋好友的质疑,一路走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觉得很幸福。如果要跟20年前的自己对话,我想会是这样的——
26岁的我:“辞去体制内的工作创业,你后悔过吗?创业加上要照顾父母和孩子,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46岁的我:“刚辞职时确实有过犹豫和不安,但看着父母因为我的照顾而身体好转,孩子因为有我的陪伴而绽放笑容,我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创业很艰辛,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老公非常支持我。我们共同面对困难,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觉得很幸福。”
26岁的我:“从体制内到自己创业,你是如何面对这种转变的?你事业成功后,又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
46岁的我:“生活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正是这种变化和挑战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感谢有这么多体验,让我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平衡事业与家庭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老公和父母的理解,孩子的懂事,这一切都让事情变得水到渠成。遇到事情我和家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所有的困难变得不再难。”
26岁的我:“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
46岁的我:“会的,因为我相信每个时期的每个决定都有其价值。这段旅程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经营企业,更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现在的我,既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也能给予家人最好的关爱,何乐而不为。而且,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事业稳步发展,家人平安健康,我对生活充满热情。这种通过双手创造出的生活,是最真实的幸福。”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重要的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愿我们都能珍惜当下,活出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