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光影记录

09版:人文潍坊

10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11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12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13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14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15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16版:景晓村与渤海区的创建

临危受命由鲁南到鲁北

(2025年04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初期的景晓村。
  郭洪涛
  景晓村在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期间,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毕业即调入省委工作。太河惨案后,省委书记决定调景晓村到最困难的清河区担任特委书记,并从全省调配20余名干部和他一起上任。
投身革命积极抗日
开辟鲁东南根据地

  景晓村,原名景慕达,1917年11月9日生于章丘县第十区宅科村(今属济南历城区彩石镇)。这里山水秀美,民风淳朴,是远近闻名的桃乡和泉水之乡。景家世代务农,到景晓村祖父一辈时,家境稍渐宽裕,才供得起孩子读书。
  景晓村的父亲景琳,毕业于章丘县立乙种农校,在读书时曾梦想通过搞实业而富家强国,理想破灭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员。景晓村8岁那年在本村读初小,1931年夏,考入章丘县立第三完小。193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亦称济南乡师),在这里走上革命道路。乡师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比较困难,怀有变革现实的愿望。学校早就有中共地下党支部,直接归临时山东省委领导。
  景晓村在学校与同学编辑出版校内刊物,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引起地下党支部书记赵健民的注意。1935年10月,在革命低潮期,赵健民介绍景晓村入党。12月9日,因响应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举行罢课和游行示威,学校被当局强令提前放寒假。景晓村回到宅科村,请父亲出面办起夜校,宣传抗日。1936年5月,景晓村接替赵健民担任乡师党支部书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景晓村也从乡师毕业,旋即调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那时,大批平津学生、进步人士撤到山东,要求参加抗战。景晓村代表省委负责接待他们,安排生活和工作。
  1937年10月中旬,省委由济南转移泰安,酝酿在徂徕山发动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1月1日,160余名抗日志士聚集在徂徕山四禅寺,举行誓师大会。省委书记黎玉庄严宣布“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成立,洪涛任司令员,黎玉兼政委,赵杰任副司令员,林浩任政治部主任,景晓村任副主任兼一团政委。
  1938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山东省委改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从延安派来郭洪涛任书记,景晓村任省委秘书长兼青年部部长。
  1938年8月,奉省委指示,景晓村和刘涌率四支队一团到鲁东南开辟根据地,组建中共鲁东南特委,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鲁东南特委在大店成立,年仅21岁的景晓村担任特委书记兼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刘涌任二支队司令员。辖莒县、日照、诸城、江苏赣榆全县,高密、胶县一部。
  1938年12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撤销,改称山东分局,领导成员未变,景晓村继续担任省委秘书长并兼任青年部部长。
清河区遭受严重损失 省委书记调派景晓村
  改称山东分局后,郭洪涛对小清河南北区划局部调整,将胶济铁路以北划定为清河区,胶济铁路以南的淄川、博山、临朐、安丘、益都、昌乐6县划出,新建淄博区。
  1939年春,清河区遭遇了困境:日寇在胶济铁路沿线不断增兵的同时,和国民党投降派勾结配合,向我清河区八路军疯狂进攻,属地的三支队被挤压,只能活动于小村镇,时常遭遇敌军,其中有一段半月打了17仗,损失严重。雪上加霜的是,3月30日,三支队选派的到八路军干校培训的62名干部,连同护送队伍共300余人被顽固派秦启荣、王尚志伏击,几乎全部遇难,史称“太河惨案”。因而清河区从上到下急需得力的干部。山东分局决定调整清河特委和淄博特委主要负责人。鉴于鲁东南地区除胶县、高密少数县城被敌人占领外,大部地区尚无敌人,景晓村被山东分局调配急用。
  4月下旬的一天,正在莒县桑园的景晓村接到通知,要他速到沂水城里西巷子的八路军驻沂水办事处。景晓村与二支队政治部的一名干事及通讯员小曹赶往指定地点,次日,按通知要求到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所在地王庄。景晓村得知山东分局将分派他新职:由鲁东南特委调淄博特委接替特委书记金明,鲁东南特委书记由高克亭接任。当晚,景晓村几个与分局组织部长程照轩等住北楼西头,分局与纵队领导张经武、黎玉等住在东头。
  几天后,景晓村带着通讯员随部队北上,到达淄博特委所在地夏庄,与金明交接。省委书记郭洪涛又告知景晓村:“你还要和田海山对调,到清河区担任特委书记。”田海山是老红军出身,是115师的一个团政治处主任,省委针对他曾在阳信、惠民打过游击,派他到清河,然而郭洪涛又考虑清河区主要干部的现状,临时决定还是派景晓村去。
郭洪涛叮嘱任重道远 全省调配干部赴清河
  郭洪涛与景晓村详谈,透露了调他到清河区的原因。
  郭洪涛认为,清河区是胶东、鲁中、冀鲁边三个战略区的枢纽,渤海湾是东至胶东、北通冀鲁边的海上通道,是与敌迂回战斗的战场,在战争物资的供给等方面起大作用。他通报,清河境内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除了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外,只有部分县区武装,总计五六千人。而在2月26日,第三支队第十团在益北杨家营村被敌包围,包括副团长刘斗辰在内大部牺牲;“太河惨案”损失更是惨痛,惊动了延安。三支队眼下遇到的困难在全省各区少见,此行可谓任重道远,要有思想准备。
  郭洪涛告诉他:“分局正从全省给你调配一批干部。等人员齐了,你带上一起走。”
  几天后,20多名曾在全省担任组织、财务、青年、妇女工作的干部,相继来到夏庄报到,其中有去年5月随郭洪涛由延安来山东抗战的老红军、年长景晓村两岁的苏杰,任职清河特委组织部部长;能文能武的胶东人夏戎,任职特委青年部部长;邹平伏伯言(曾用名王兴国),还有闫君、王子彬、梁克一、刘耀文、孙涛、赵川兵及大众日报社派驻清河区记者张凤芝等,都要随景晓村到清河区工作。这让景晓村感到了省委对清河的重视,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