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6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潍坊师生、家长

这份新学期安全提示请查收

(2025年02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管理、上下学安全、校园活动、心理健康……新学期已正式开启,为护航中小学学生的健康成长,潍坊师生、家长请查收这份安全提示。
□本报记者 赵春晖
    健康管理
  新学期开学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高发期。学生们应树牢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家长们要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不让孩子带病到校学习。
  避免孩子食用“三无”食品以及未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确保孩子睡眠时间充足,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上下学安全
  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按时到校或提前离校应告知老师;不去网吧、酒吧、歌舞厅、游戏厅等场所。
  出门在外走人行道,靠右行;过马路时应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以及车辆周围玩耍。
  乘校车时,系好安全带;不乘坐电动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搭乘陌生人的车辆。
  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不骑自行车上马路,未满16周岁不要骑电动自行车;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走机动车道。
  上下学要注意防范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避开或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的路段。
  
    在校活动安全
  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上下楼梯、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礼堂等人多场所不拥挤,讲究秩序,避免踩踏。
  不攀爬楼梯、过道、水池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
  寄宿学生应遵守学校寄宿规定,不乱拉电线、不用明火,不留他人住宿,保持宿舍干净通风,熟知逃生通道,会用消防器材。
  注意校内交通安全,不擅自进入停车场所等区域,警惕车辆视觉盲区。
  遵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安全规范,遇到安全突发事件,按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老师报告。

    防溺水安全
  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嬉闹。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洗东西、抓鱼虾、抓青蛙等。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老师、父母、同学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
  遇到挫折不气馁,对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学会寻求他人帮助。
  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不抽烟、饮酒,不打牌,不吸毒,不传播谣言,不参与迷信、邪教、传销等非法活动。认识滥用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等新型毒品和“笑气”(又称一氧化二氮)等非列管物质的严重危害,注意防范“提神”“减肥”“不上瘾”“无毒害”等名义的引诱吸毒骗术。
  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玩带有色情、暴力、自残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家校协作
  学生不能按时到校要请假,提前离校要报批,家校沟通要及时。孩子节假日外出活动,家长要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保障。
  家长积极履行监护责任,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认真开展家庭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孩子不玩“萝卜刀”、激光笔、“炸包玩具”、低俗手办、鼻吸能量棒以及拍“烟卡”、养“臭水”等存在安全风险、易引起不良行为的产品或游戏。
  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多尊重多理解,讲究教育方式方法;高度关注开学季孩子心理状况,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
  家长应积极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安全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