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这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城市中,有这样一对古琴伉俪——马荣盛与黄建美,多年来他们默默耕耘,致力于诸城派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们的努力为潍坊增添了一抹静谧的艺术色彩,也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在繁华都市中开辟出一方独特的艺术天地。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敏
斫琴弹琴,神仙眷侣琴瑟和鸣
马荣盛与黄建美的故事始于学生时代,那时二人均对音乐、绘画和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共同的艺术追求让他们走到一起。后来,他们开始接触并学习古琴知识,很快便被古琴所传递的深厚情感所打动。
马荣盛擅长斫琴,他认为每一床古琴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和文化记忆。其实早在儿时,马荣盛便被老家旧宅中偶然听到的古琴声深深打动,那时便激发了他要亲手制作一床古琴的想法。
如今,马荣盛坚持使用老杉木、老桐木等优质材料,并严格按照传统方式精工细作。制作一床古琴需要三年时间,这不仅是对手艺的考验,更是对耐心和毅力的挑战。在他的巧手之下,这些老木材得以重生,化作能奏响天籁之音的古琴,更将自然之美与古琴艺术完美融合,使每一床古琴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马荣盛深信每一棵树都蕴含着独特的声音与灵魂,常常四处寻觅优质的老木材。这种对材料的敬畏之心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使得他制作的古琴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又散发出灵动的生命力。
黄建美则专注于古琴的演奏与教学。她的演奏风格兼具女性的柔美与大气。黄建美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她总是用最真挚的态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古琴。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许多原本对古琴一无所知的人开始入门并逐渐掌握了基本演奏技巧。
传承发展,组织各种公益活动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诸城派古琴艺术,马荣盛与黄建美共同创立了潍坊市古琴艺术传习中心。从2016年开始,夫妇俩开始组织古琴公益培训课,一年四期,至今已培训近1200名学生。
黄建美认为,古琴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诸城派古琴。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将古琴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大家在音乐的感性认识中学习文化、感受历史,不仅学会了弹奏古琴,还对诸城派古琴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固定的公益培训课程外,马荣盛与黄建美夫妇还不定期举行其他类型的公益培训活动,进入社区、学校进行交流传承,让大家零距离接触古琴。他们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古琴演奏家前来交流演出,促进不同地区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通过这些努力,马荣盛与黄建美将我市这一独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得更为深远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