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开启新一年的工作篇章,找一份心仪的工作成为不少求职者的当务之急。面对五花八门的招聘渠道,如何找到靠谱、合适的岗位?潍坊市人社部门为您介绍一些可靠的招聘网站和常见的求职陷阱,让您的求职之路更加顺畅。
□本报记者 张沁
这些网站求职更可靠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设有中国公共招聘网、就业在线等官方招聘网站,与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通,动态归集各地招聘岗位、招聘活动等就业信息,免费向社会开放,为有需要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帮助。
中国公共招聘网网址:http://job.mohrss.gov.cn
就业在线网址:https://www.jobonline.cn
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网址:https://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
此外,高校毕业生可登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http://job.mohrss.gov.cn/202008gx/index.jhtml)获取相关信息。如果想参加就业见习,可到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平台(https://www.jobonline.cn/probation/index)进行查询。
求职谨防六类陷阱
警惕“黑中介”
“黑中介”是指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的非法机构。
求职者应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警惕“假兼职”
“假兼职”是指诈骗分子打着高薪兼职、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的金融诈骗。
求职者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应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就业观。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宝密码等信息,不要随意点开陌生链接。
警惕“乱收费”
“乱收费”是指一些用人单位或者中介机构以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
求职者谨记,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先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聘面试应谨慎对待。入职体检通常要求求职者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正规单位不会代收体检费用。
警惕“扣证件”
“扣证件”是指一些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的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个人证件原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仅向有关人员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证件复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适位置注明具体用途。
警惕“培训贷”
“培训贷”是指某些培训机构将高薪就业作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向指定借贷机构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参加培训前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同时,要注意保留材料,一旦发现被骗,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
警惕“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者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从而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求职者应了解国家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