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眼科,银外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这句简单的顺口溜,勾勒出不少儿科医生的艰辛与伟大。作为一名从医30多年的儿科医生,刘南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她不仅用精湛的医术为孩子们解除病痛,更用爱和温暖守护着他们的成长。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路欣
态度温柔亲切,哄孩子有“秘密武器”
2024年12月29日上午,在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5楼儿科诊室内,刘南萍正专注地给一名5岁的孩子诊治。近期,由于呼吸道疾病患儿增多,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即便是如此忙碌,刘南萍对待患儿的态度依旧温柔亲切,她的眼神充满关怀,话语轻柔,仿佛一缕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孩子们心中的恐惧。
“不要害怕,刘奶奶看看你的嗓子,表现好的话,有小贴纸……”几句简单的话语,在刘南萍的口中仿佛有了魔力,原本哭闹不止的孩子渐渐安静下来,乖乖配合检查。
儿科,这个被大家戏称为“哑科”的领域,因为孩子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只能通过家长的间接描述来了解,这无疑增加了诊疗的难度和风险。然而,刘南萍却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将这一风险降至最低。
走进刘南萍的门诊室,不少人会发现她的诊桌旁总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纸盒子。可别小看这个盒子,它里面藏着刘南萍哄孩子的“秘密武器”:糖果、小贴纸、小玩偶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在循序渐进的语言鼓励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每当孩子们看到这些小礼物,便会在刘南萍的安抚下,慢慢放松下来,从而使得诊疗程序得以顺利进行。
“儿科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刘南萍说。
从医30多年来,正是因为这种细心与爱心,刘南萍赢得了无数患儿及家长的赞誉。从孩子们亲手画的画像,到亲手编的手链,这些充满童真与感激的礼物,见证了刘南萍与孩子们的深厚情感。
在刘南萍看来,这些看似简单的“武器”,不仅帮助她更好地完成诊疗工作,更让她在忙碌的儿科门诊中找到了成就感。“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我的安抚下,露出开心的笑脸,我就知道,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刘南萍说。
创新治疗方法,为患儿带来福音
受父辈影响,刘南萍从小就养成了淳朴正直、百折不挠的性格。1984年9月,刘南萍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考入了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她师从多位中医翘楚,如首都国医名师徐荣谦教授、全国名中医张奇文教授和国医大师王烈教授等。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刘南萍的医术水平迅速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风格。
在儿科的工作实践中,刘南萍更是将所学所悟发挥得淋漓尽致。她汲取精华,活学活用,特别是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上,她结合王烈教授的三期分治用药特色及“去苗除根,精治细防”的治疗理论,以及徐荣谦教授的按摩理论特点,创新性地采用徐氏按摩手法治疗支气管异物,中药内服联合“平肝清肺健脾”手法治疗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这一系列治疗方法不仅缩短了病程,改善了体质,节约了费用,还有效防止了抗生素的滥用,临床疗效显著。
刘南萍的探索之路并未止步于此。中医是一门动态的不断演化与发展的科学,要从根本上传承中医精髓,就必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因此,她始终致力于中医的创新之道,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随着儿童情志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刘南萍更是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她根据中医学理论,从五脏论治到五神论治,通过养心安神、疏风宣肺、健脾调意、安魂定魄、补肾壮志等方法治疗小儿情志病。她主创的儿科“五脏膏”系列膏剂在临床广泛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同时,她还结合中药外敷、小儿推拿、药浴、药膳食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为不少患儿带来了福音。
传承发展中医,她一直在路上
医术的最高境界是学术思想的不断升华。正是在不断的求医问道、临床实践中,刘南萍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术思想,她并没有将这些宝贵的学术思想束之高阁,而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的学生,让更多人能够从中受益。
为了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刘南萍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学校、幼儿园,她善用一个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巧妙地将中医的理、法、方、药及名医典故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中医知识。
“中医是一种文化,而不单单是医学。它与我们常接触到的京剧、武术、书画等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让更多的人学习中医、了解中医、享受中医,是中医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中医要更好的发展,一定要从娃娃抓起。”刘南萍说道。
除了在临床实践和科普宣传方面的不懈努力,刘南萍还笔耕不辍于理论研究领域。她将来自实践、用于实践的学术思想转化为多项理论成果,为中医儿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她不仅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也时刻教育着学生:“我们不仅要会看病、看好病,更要善于总结和发现,把个人的经验上升到学术总结。”2023年,由刘南萍主编的《蒯氏中医儿科》一书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浓缩了蒯氏中医儿科五代人学术思想的精华,是潍坊市中医院建院69年来第一部系统总结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与传承的著作,并荣获第37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这部著作不仅为中医儿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也成为了中医文化与地方历史研究的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作为一名中医的传承者、传播者与创新者,刘南萍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传承发展中医一直在路上。”
名医小档案
刘南萍:儿科主任中医师,山东名中医(药)专家,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原儿科主任。198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在职硕士。“臣字门”学术流派第七代传人及齐鲁医派潍坊市蒯氏中医儿科第五代传人。潍坊市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医儿科共同体常务委员;中国医药卫生协会中医儿科文化分会常务委员;潍坊市首届优秀中医学科骨干,潍坊名医。
专业特长: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腹泻、抽动症、遗尿症、鞘膜积液、生长发育迟缓、过敏性紫癜、儿童情志病、癫痫、新生儿黄疸、肺炎等疾病,同时开展推拿治疗小儿发热、哮喘、腹泻、抽动症、鼻炎等。
坐诊时间:周二、周日全天
坐诊地点: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门诊5楼儿科2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