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晓晴)1月3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我市统筹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加大治污减排力度,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全市空气优良天数268天,稳居全省前5,交出了年度“气质”成绩单。十四五以来,空气综合指数、PM2.5、PM10等主要指标分别改善19.9%、30.6%、29.1%,均居全省第1。
日前,在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多功能汽车厂,厂内涂装车间流水线上,通过沸石转轮+RTO系统自动控制运转,将喷漆产生的废气中的苯、甲苯、非甲烷总烃等物质进行高温焚烧,确保达到排放标准。通过引导企业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绿色制造正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崛起的有力支撑。
北风凛冽的冬日,临朐县五井镇五井东村贺光荣家里暖意融融,打开燃气壁挂炉,汩汩热水顺着管道流入室内。以往每个冬季,他们家为了取暖要烧2吨左右煤炭,自从家里改用天然气采暖,彻底改变了几十年冬季围着炉子转的传统,告别了“烟熏火燎”的取暖方式,进入了清洁取暖新时代。走在村里,家家户户冬季烧炉子取暖屋顶冒出的股股浓烟不见了,房前屋后多了一条条燃气管线,村内处处干净整洁。
拆煤炉改气电炉,如今已经成为潍坊美丽乡村建设的“标配”。实施清洁取暖工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走进高新区蓉花路239特色街区一家餐饮店,工作人员在后厨内忙着赶餐,室外却不见呛人的油烟排出。原来,厨房里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对排出的烟气实时进行处理,在烟道末端还安装有油烟探测器,可以对油烟浓度、净化器运行状态等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数据实时传送餐饮油烟监督指挥中心,超标排放自动取证并推送执法人员限时处理,让工作人员执法更加精准,也让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亲民而不扰民。
“气质”明显提升背后靠的是对污染源的精细化治理,是“四减四增”方案的落地实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成效。今年以来,我市以“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四大污染源管控为重点,出台《潍坊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先后实施异味整治、氮氧化物提标等涉气治理项目119个,推进低效落后小煤电机组关停淘汰,保障农村清洁取暖改造项目平稳运行,推动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倒逼企业实现污染减排。
如今,蓝天白云成为日常,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幸福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