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潍美风光

16版:光影记录

诗歌充满了爱

——评杨维松诗集《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

(2024年10月3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赖廷阶
  读好诗,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读杨维松的诗集《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读到了一种诗意的神韵,有让人心旷神怡之感。心情获得了诗歌的帮助,得到了诗歌的安慰。是的,在这些诗歌里,有一种神性的力量,让诗歌有生命的质感。有爱的诗歌,充满了生命的厚重感。
  杨维松对村庄、对故乡、对人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这在他的很多诗歌里都反映了出来。村庄是诗歌、人生、时代的容器,故乡是一种现实与灵魂的存在性写照。人与村庄、人与故乡,二者之间,因为人需要容器依托、情感依托、灵魂归宿,为此,他对此有自己的思考。
  如在《村庄记》里写道:“在村庄拐角处,阳光走丢了,/我看到父亲的影子矮了,也弯了。”
  这首诗还写道:“用力踮起脚尖,朝家的方向瞅着,/似乎能看到熟悉的面孔,/能闻到熟悉的鼾声。”对老家的爱,实际上是对故乡父母的爱,父母在村庄、父母在故乡,都是牵挂所在。
  老家,有父母;村庄,是父母生活的地方;故乡,是肉体人生的归宿,而灵魂需要真理的归宿。
  《列车要比我更有出息》一诗写道:“踏上回家的列车,把眼睛伸出窗外/打量家的方向。我看见/路两旁的树上,到处都是鸟的家,还有/鸟儿在上面撒着欢。我还看见/刮雨刷来回摇着,像两只手擦着泪水/此时,不知道我的手该干些什么/放在哪里都不舒服,不自在/心也愈加翻腾。列车要比我更有出息/一直平稳地朝家的方向走着”。
  读完这首诗,我的心也跟着诗行回到了家。家在哪里,人生情感就在哪里。诗歌朴素的情感,真挚感人。对亲人的热爱,对父母的牵挂,是诗歌表现出来的生命力,让人读了之后,受到感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按不下生活的快门》一诗写道:“林间小道上有啼哭声传来/把头扭向孩子哭的方向”“我看见不足周岁的婴儿/正骑在一男子的脖子上/拉开嗓门‘呼救’/不远处还有一摩登女子/正手持照相机准备拍照/嘴里还嚷着/‘别哭!看这里!看这里!’”“呆呆地盯着/这幅立体画面/我却怎么也按不下/生活的快门”。
  这首诗是一个故事,是一个视频,是一个生活的片段,是一个生活的目击。我们看到诗人抓住生活的原汁原味创作成诗歌,提升了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的思考。
  “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留是留不住的。那不断/向我涌来的春风和文字/皆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清晨浓雾褪去/我看到,燕子飞来飞去/才知道/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我是你巢中失修的嫁妆”(《你是我笔下栖落的燕子》),这是诗人自己很看重的诗歌,的确非同一般,行云流水,写出了人生中的际遇。
  谁是那只燕子?燕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光明、爱等重大的事情。读这样的诗,感觉是好的,是美的。在阅读之美里,也会有淡淡的忧伤。人生的得与失,都是生命的一个画面。最为重要的就是,人要获得爱的生命。一个作家的笔尖下,有生命,有创作的生命,有生命的泉源,有生命的阳光;有爱,有爱的对象,有爱的归宿,才是创作的明亮所在。
  杨维松的好诗很多,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诗人。读他的作品,是一个愉快的行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诗人,一个诗歌充满了爱的诗人,一部诗集就是给读者的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