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潍美风光

16版:光影记录

如何选购羽绒服
注意这些要点

(2024年10月3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气越来越冷,又到了穿羽绒服的季节。你的羽绒服保暖吗?怎么选出好的羽绒服?一起了解一下。
  看吊牌 查看重要信息是否齐全
  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产品使用说明(吊牌)是否完整、准确,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安全类别、产品号型、纤维成分及含量、产品等级、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维护方法等内容。特别应注意执行标准、填充物、绒子含量、充绒量等信息。
  注意查看合格证上的执行标准是否为最新。2022年4月1日,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正式实施(下称新国标)。
  看填充物 查看填充物是否为鹅鸭绒
  羽绒服里填充的羽绒主要是鹅绒和鸭绒两种。鹅绒的绒朵较大、保暖性较高,但实际上与鸭绒的差异并不大。商家常宣传鹅绒更舒适、更保暖,其实是为了让消费者购买价钱相对较贵的鹅绒产品,消费者应理性选择。
  看含量 查看吊牌标注是否为绒子含量
  新国标用“绒子含量”替代了旧国标的“含绒量”。如果羽绒服上没有标明“绒子含量”四个字,那说明它很可能是存货。新国标还规定,羽绒服绒子含量不低于50%,绒子含量越高保暖性相对越好,新国标可以更直观地判断羽绒服的保暖功效和羽绒品质高低,避免了厂家拿羽绒废料以次充好。
  看颜色 查看水洗标是否还区分颜色
  新国标还有一大明显变化,就是水洗标只标注羽绒种类,不再区分颜色。羽绒服的水洗标上只要注明是鹅绒或鸭绒,不再注明颜色,因为羽绒的颜色与保暖并无关系,这一改变可避免有的厂家拿羽绒颜色误导消费者。
  看充绒量 查看所选重量是否适合自己
  充绒量是指这件羽绒服填充羽绒的总重量,是羽绒服保暖的重要指标。充绒量不是绝对的,会根据羽绒服长短大小不同而有所变化,充绒量的多少,也会对保暖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充绒量在100克左右,适合0℃至-5℃的环境;充绒量在150克左右,适合-5℃至-10℃的环境;充绒量在200克左右,适合-10℃至-20℃的环境;充绒量在300克左右,适合-20℃以上环境,羽绒服的充绒量在100克到300克之间比较常见。
  测蓬松度 判断羽绒服羽绒质量
  判断羽绒质量,最快的方法就是按压羽绒服观察回弹速度与形状,先把衣服铺平,等待3分钟(唤醒里面的羽绒),然后用手按压并快速撤回,松开后如果能迅速恢复到原状,说明蓬松度较好,反之则说明蓬松度不佳。羽绒服是靠羽绒来阻止散热,实现保暖,蓬松度越高代表它能储存更多热量,不易让温度流失。
  闻气味 判断羽绒服是否有异味
  羽绒服中的填充物一般是鹅绒和鸭绒,鸭绒的油脂含量较多,普遍带点腥臊味;鹅绒油脂含量少,气味比较自然。但经过加工处理过的羽绒服没有任何味道,如果闻到刺鼻的异味,很有可能是填充劣质羽绒或羽绒服面料有问题,一定要谨慎购买,防止引起过敏,危害健康。
  轻拍打 判断羽绒服是否“钻毛跑绒”
  购买时,消费者可以找到羽绒服的接缝处,用手搓一搓或者轻轻拍打羽绒服,如果有毛片、绒丝等从面料或者针眼处钻出来,说明羽绒服的做工较粗糙,防钻性不好,购买后“钻毛跑绒”会越来越严重。外溢的羽绒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
  优质羽绒服不仅要考虑执行标准、填充物、绒子含量、充绒量、蓬松度、品牌信誉和价格等因素,还要考虑面料的防风、防水、耐磨等特性,做工的精细度,有无瑕疵或线头,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才能购买到符合个人需求和品质要求的羽绒服。
              据《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