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近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2024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等国家级赛事中,来自潍坊科技学院的参赛选手连夺14项国家级一等奖,为潍坊赢回了荣誉。这些参赛选手有一个共同身份——潍坊科技学院“马家兴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成员。9月7日,记者采访了潍坊科技学院教授马家兴。
马家兴在潍坊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任教,他最早是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后来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需要,开始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教科研工作。他认为,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和高校教师就需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2016年,在学校领导和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马家兴跨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选拔了一批学生组建机器人卓越工程师班,“马家兴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随之成立。
通过艰苦的学习和训练,在马家兴的带领下,团队开始参加各类国家级比赛,并且屡屡取得佳绩,让潍坊科技学院的机器人教育在全省都打响了名气。2018年,教育部特批潍坊科技学院开设了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学校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由此走上了快车道。
过去几年,马家兴深入推进科教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马家兴看来,机器人设计制造和人工智能,一个是“硬件”,另外一个是“软件”,完全可以实现有机结合。因此,在日常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他非常注重挖掘学生的不同特点。“我负责教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给他们提供不断试错、持续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放心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因此学生们的成长速度都非常快。”马家兴说。
在马家兴的带动和影响下,他团队里的学生都有一股冲劲,很多学生只要有了一个灵感,就会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反复进行研究,马家兴往往都会陪他们一起奋战。
自“马家兴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先后培养了千余名学生,圆满承办省级大赛十几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13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荣誉称号,3人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创业之星”荣誉称号;申报专利60项,授权专利36项(发明专利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3项;指导学生获得1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8项;2017年6月启动的智慧农业工程,已经完成大棚除雪、温室大棚采摘、自动栽苗等30多个智慧温室大棚科研项目。马家兴也先后被评为世界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潍坊市优秀教师、潍坊工匠等。
“我们虽然不是985、211学校,但是我们也能培养出与985、211学校同样优秀的大学生。”马家兴说,国内很多行业内的顶级企业纷纷到他们学校来挖掘人才,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