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法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进入登山赏秋高峰期
请收下这份安全指南

(2024年09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季,是外出登山游玩的高峰期,但由于不熟悉路线或者准备不足等原因,人员被困险情在多地时有发生,因此,出行前一定要了解地形和天气,备好户外用品,掌握一些户外基础知识,务必注意安全。
  
  ●案例
  近日,北京市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一名女子报警称,她在爬山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与同伴走散迷路,被困山上。消防员立即携带救援装备连夜展开救援。据了解,求救人员爬的是野山,没有道路可通行,加上那时女子的手机已经关机,消防救援人员无法与其取得联系,只能通过女子最初发的定位信息寻找,最终在一处山坡上找到了被困女子。
  前几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一名老人报警称,自己在一景点的山上游玩时被困。消防员通过微信联系老人,获取了实时定位信息,利用无人机锁定了老人被困位置。据了解,这名老人当天独自登山观景,不料山路崎岖,耗时过长,体力消耗过大。为尽快下山,老人尝试抄近道,沿陡坡直降,却因山高坡陡进退两难,导致被困,便拨打119报警求助。消防救援人员接警后携带救援装备登至山顶,成功将老人转移至山下安全地带。
  前段时间,6名游客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爬山游玩过程中,发现一处野长城,便想去一睹风采。由于山路崎岖陡峭,其中1名游客在爬山途中不慎踩到石头将右脚崴伤,无法继续前行,只好报警求助。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这名受伤游客不能正常行走,便将受伤游客背至山下。
  
  ●提醒
  登山运动对体能和经验都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户外登山时要注意什么?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又应如何自救?
  安徽省滁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三级指挥员李振宇提醒,在登山途中因为不熟悉线路,脱离大部队,行前准备不充分,以及对自身情况、行程安排和天气情况不了解等因素,都极易发生迷路的风险。而行走在斜滑的山径,湿滑的石面、泥路,也有可能使人滑倒受伤。
  在登山过程中如果不慎崴脚,应立刻停止受伤脚部的活动,用衣物或书包等物品将脚部垫高,用冷水打湿衣物冰敷脚部,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中暑和脱水是常见的户外登山风险。登山时,随着运动量增大,通常会大汗淋漓,人体吸热超过散热,电解质流失,在高温暴晒环境和炎热潮湿环境下极易发生中暑和脱水现象,因此在登山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此外,在户外登山前,应该关注近期的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风、暴雨或者雷暴等极端天气下登山,切勿擅自前往未开发的区域。登山前应该准备好充足的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以及常用的登山装备、手机以及移动电源等,结合身体条件和天气状况量力而行。
  在登山途中一旦迷路或者被困,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尝试其他路径。夜晚被困时,可利用手电筒、手机等设备发出光闪信号进行求助,以便被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