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不一定非得看
最美的风景

(2024年07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贵颂
  网络真是一个好地方,如果有时间、有耐心、有好奇心,会在里面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人或事。
  最近我在网上“溜达”的时候,发现了一对有趣的父子。父亲可能是大学教师,正在利用业余时间写长篇小说。他那刚刚九岁的儿子看到老爸在写长篇小说,觉得好玩,表示也要写长篇小说。这位教师很高兴,于是建议儿子先写童话。虎父无犬子嘛,这位小朋友果然厉害,初出茅庐,写出的童话便得到杂志社的青睐,全篇还没写完,编辑就开始连载了。小朋友高兴坏了,创作的热情日渐高涨。到了暑假,老爸规定他每天写一个章节,争取在开学前将长篇童话写完。谁知孩子在写到二十多章时,开始打退堂鼓了:“老爸,早知道长篇这么难写,我就不写了。”当父亲的赶紧跟他讲道理:“儿子呀,你现在就像在爬山一样,已经爬到了半山腰,再坚持坚持就可以爬到顶峰了。如果半途而废,山顶上最美的风景就看不到了。”可是孩子却说:“我不想看最美的风景了。”
  都说童心未泯,一点不假。
  世上有多少人——当然多半是成年人——为了看那最美的风景而艰难攀登,流血流汗,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孜孜以求,死不回头。到最后,有的确实登到了山顶,看到了最美的风景;有的并没有看到,留下终生遗憾。
  我有位朋友,看到别人都评上了高级职称,有些沉不住气,决心写个长篇出来,增加晋升的砝码。他夙兴夜寐,起早贪黑,一年太久,只争朝夕。当写到二十多万字的时候,计算机突然出了毛病,他以为所有的心血都白费了,一着急,眼前发黑,血压飙升,立刻倒了下去。尽管120救护车及时赶来了,但已经无济于事。
  曾读过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散文《三游华山记》。贾平凹曾先后三次去华山,三次均半途而归,因为每次还未开始爬山,贾先生便被山底下的美景所吸引,拔不动脚了。他想:“山下都这么好看,山上更不知有多好看了。”“还未上山,便得了这许多好处,若再去山上,如何能再享用得了?”于是,他便决意返回,而让华山在心中保持一种期待与向往。就像一个美女,如果一直不见面,你脑海中总是想象着她有多漂亮,这个美女便永远充满魅力和诱惑。可是一旦见了面,美女的颜值要打折扣,甚至是见光死也说不定。看不到的风景,最高处的风景,有些是很美的,有些并不一定很美。但因为你没有看到,脑海中便还有憧憬和期待。
  我有一年去稻城亚丁旅游,从山脚坐车到达海拔4180米的洛绒牛场,自然风光美得令人心醉。大片的草甸,绿茸茸、平展展的,如同修剪过一般。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尽收眼底;雪山融化下来的水,秀出美丽的贡嘎河,穿梭于牧场,跳跃于林间。成群的马儿在悠闲地吃草,个个英俊漂亮、活泼潇洒,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时,年近七旬的我体力已经有些透支了。然而,听说海拔4600米处还有牛奶海与五色海,风景更是秀美,我一咬牙,继续往上爬。牛奶海距离洛绒牛场只有五公里,但我走了整整四个小时;再从牛奶海到五色海,三百米路,我用了一个小时。待亲眼见到那两个由冰山上融化的雪水而形成的小湖泊时,我后悔莫及。也许当初在洛绒牛场按下暂停键,回头下行才是正确的选择,既有对洛绒牛场的美好回忆,又有对牛奶海与五色海的无限向往,多好!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
  我们当然会鼓励那些意志坚定的人,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令我们钦敬和佩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开头提到的那位小朋友,最后也坚持将那部长篇童话写完了。我的意思当然也不是教唆人不求上进或者不思进取,而是说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就像一头老牛,有多大力气,就拉多重的犁;就像一支蜡烛,有多少蜡油,就发多少光芒。一个人这样做了,结果可能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