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慧心巧手 小小面团塑造人生百态

潍坊孟氏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孟祥祥坚守初心,传承面塑文化

(2024年07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10日,在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的面塑坊内,潍坊孟氏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孟祥祥正忙着赶制一个来自美国的人物面塑作品订单。在他的手中,面团经过捏、揉、搓、压,再由透明塑料工具点、切、刻、划,片刻工夫,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人物便呈现在眼前。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巧手捏面塑,赋予面团灵魂
  面塑,也叫捏泥人,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传统民俗艺术。对于潍坊孟氏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孟祥祥来说,制作面塑不仅仅是捏人物那么简单,更是注入自己感情、赋予面团灵魂的过程。
  “捏面塑是个仔细活,必须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孟祥祥说,他小时候一到过年,家里老人就会捏面塑,自己想学,可是条件不允许,父母不让“糟蹋”面。2005年,孟祥祥退伍回到家乡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跟着面点大师李云宝学习花样面点,他白天跟着学习,晚上不断揣摩捏面塑的技巧,捏得越来越好。
  “一开始,身边很多朋友找我帮忙捏面塑,他们拿出去展示,慢慢帮我打响了名气。”孟祥祥说,2016年,他被潍城区向阳路小学聘任为校园面塑老师,为孩子们开设面塑课。他和孩子们一起创作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深受孩子们欢迎,这让他看到了面塑技艺光明的未来,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2019年,孟祥祥入驻十笏园非遗空间,成立工作室,专注于捏面塑和传承面塑文化。多年来,他坚持学习,练就了过硬的面塑制作技艺。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如今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来下单,甚至还有来自美国、意大利的国际订单,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接60多单。

博采众长,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感悟生活,匠心制作,给面塑作品以生命。孟祥祥说,想让面塑作品有血有肉有故事,就要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前段时间,有一个年轻人来他的工作室,想让他为自己的姥姥、姥爷捏面塑人物像。“这个年轻人告诉我,自己从小是姥姥、姥爷看大的,感情特别深,想通过面塑作品将美好时光定格。”孟祥祥说,在认真听取对方与姥姥、姥爷之间的故事后,最后创作出作品《福寿安康》。
  作为一名面塑“匠人”,孟祥祥认为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近年来,孟祥祥通过认真学习、参观和交流,在继承老一辈面塑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技艺风格。他的作品融历史性和现代性为一体,色彩鲜明,手法细腻,逼真传神,造型生动,感染力强。作品既有传统的古韵,又有现代的新趣,使古老的传统艺术富有了现代的生命力。
  作为面塑传承人,孟祥祥希望将面塑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面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