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芬芳,这个夏季,张明月、张形冉等人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为了让假期变得更加有意义,他们走进奎文区大虞街道北虞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通俗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一些专业知识,帮助老人用智能手机完成“社保服务”中的“养老资格认证”,为老人省去了不少麻烦,保障了老人及时领取养老保险待遇。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来臣 通讯员 张琦
暖心服务,帮助老人完成养老资格认证
7月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奎文区大虞街道北虞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看到,多位老人拿着智能手机在等待进行养老资格认证。一帮大学生志愿者在现场忙碌着,他们先帮老人在智能手机上下载“爱山东”移动应用程序,然后按要求详细填写有关内容,最后在有效时间内帮助老人完成刷脸认证。在完成有效认证后,老人们握着志愿者的手,再三道谢。
记者了解到,根据山东省人社部门的要求,从2023年10月份起,采用新模式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在方便认证的同时,也能防范违规领取有关待遇。新模式需要下载“爱山东”移动应用程序,通常需要在手机上完成操作。
“根据统计,我们社区有近300位老人领取个人养老保险待遇,按照人社部门的要求,需要下载‘爱山东’移动应用程序完成操作。可是有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这个暑假,由大学生组建的‘虞你相随’志愿服务队,在这项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元红说。
“进行有效认证一是信息必须填写准确、完整,不能有漏填项目,二是刷脸认证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做好眨眼、摆头等组合动作。很多老人自己在家认证时总不成功,可能是对软件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大学生志愿者张明月说,有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他们就用自己的手机,在软件“代他人认证”选项中帮老人完成认证。
步行20多分钟,志愿者上门提供帮助
“按照要求,需要首先通知领取个人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知道进行智能手机认证这件事。老人可以在家里自行完成认证,也可以来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由大学生志愿者帮着完成认证。残疾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学生志愿者会主动上门帮老人完成认证。”刘元红说。
当天上午11时许,记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张形冉、信玉婕一起,步行20多分钟来到大拖宿舍东院,帮助78岁的李成梅老人进行养老资格认证。
“我这个年龄,不愿意下楼外出,再就是我家离社区居委会较远。昨天我让儿子帮着进行养老资格认证,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很感谢今天你们来帮我。”李成梅感激地说。信玉婕打开李成梅的智能手机,登录“爱山东”移动应用程序后检查发现,有不规范的填写项目导致认证失败。
“来到老人家中,看到老人焦急的样子,愈发感觉我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意义。在帮老人完成认证后,看到他们满脸喜悦的样子,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信玉婕说。
收获满满,今后将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
谈起参与这次暑假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感慨颇多。“我们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教授了很多跟居民沟通的技巧,以免在沟通中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临沂籍大学生志愿者候彬说,她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接触了很多老年居民,学到了很多潍坊的人文地理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暑假走出校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居民解决难题,我感觉假期生活变得特别有意义。今后,我会和同学们不定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候彬说。
“如今在我们社区,处处活跃着青年志愿者的身影,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人们能共享信息化发展的成果,提升老人的幸福感。他们就像一盏盏点亮的橘灯,用实际行动为居民作贡献。希望今后他们经常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区也会努力搭建起志愿者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刘元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