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制售硅胶人脸面具
可能存在这些法律风险

(2024年07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易容术”,利用道具即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近日,省外多地接连发生不法分子利用硅胶人脸面具“改头换面”进而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此类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榜”。那么,硅胶人脸面具这一“热题”里隐藏着哪些法律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颐衡(潍坊)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益阁
硅胶人脸面具被用于不法行为
制售者有“共犯”风险

  日前,记者在部分电商平台以“硅胶人脸面具”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不少商家在售卖相关产品。他们在售的硅胶人脸面具种类繁多且设计各异,甚至有商家打出可“私人定制”的“招牌”,并表示买家只需提供“复制对象”的360度面部照片或面部3D扫描图像,就能制作出一张足以“以假乱真”的硅胶人脸面具。
  其实,硅胶人脸面具最开始是用于影视表演或角色扮演等方面。但近期却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新手法”。张蕾告诉记者,该类具备仿真效果的“私人定制”硅胶人脸面具已并非装饰品,而是人脸识别信息的“物质载体”。通过3D打印技术将人脸数据进行实体化制成的硅胶人脸面具,很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盗窃或其他违法行为的工具。
  “即使是普通的硅胶人脸面具,一旦被不法分子用来逃避监控,也会增加公安机关确认嫌疑人真实身份的难度。而且还涉及多种法律风险。”张蕾表示,对于卖家来说,如果其售卖的硅胶人脸面具被不法分子用于犯罪活动,会有“共犯”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也就是说,无论在犯罪前与人共谋或犯罪中加入,为共犯提供物质帮助或心理帮助的,即可构成共同犯罪。因此,硅胶人脸面具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可能构成提供犯罪工具、参与或帮助实施犯罪行为的共犯,从而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私人定制”硅胶人脸面具
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张蕾表示,需要提供个人全方位面部信息的“私人定制”硅胶人脸面具,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面部信息由各种生理特征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独创性,作为重要的生物特征信息,属于个人信息的一部分。而“私人定制”的硅胶人脸面具在制造过程中,可能涉及“复制对象”面部特征的精确采集,这一过程就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多部法律均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因此,硅胶人脸面具的销售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将他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收集、公开或者传播,均可能构成对个人信息的侵害。
  因此,对于制售硅胶人脸面具为诱饵,诱导他人提供个人面部数据用于非法目的的,涉嫌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属于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刑法的制裁。
电商平台应进行监管
否则将承担连带责任

  张蕾表示,制售硅胶人脸面具或存在帮助犯罪、侵害肖像权等法律风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硅胶面具类产品不属于需要生产许可类商品,更非不可销售的违禁品,缺少对其生产、销售、购买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措施。她坦言,电商平台应当对硅胶人脸面具的销售商家进行监管,谨防沦为不法分子的“帮凶”。例如,在定制硅胶人脸面具时,应当要求提供者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和用途审查。对于高度逼真的硅胶人脸面具,应当在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和审核,并出具相关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不得销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务;第二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存在违反本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第三十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证其网络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如果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律师提醒
  张蕾表示,针对目前市场上硅胶人脸面具的种种乱象,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及消费者应当共同发力,让硅胶人脸面具的用途回归正常,防范化解不正当使用带来的法律风险。
  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及监督投诉,积极查处违规销售硅胶人脸面具等违法行为,并对相关经营者进行普法宣传,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应当加强对商品内容的审核,对于硅胶人脸面具等较为敏感的商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取相应关键词审核等手段,进行重点排查,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消费者而言,一定要提高法律意识,若发现自己的肖像权遭到侵害,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确有需要定制硅胶人脸面具时,应当选择正规商家及正规途径,防止个人信息被恶意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