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法治周刊

16版:光影记录

23年137次 他60岁前完成“最后一献”

曹希联表示虽不能再献血,但会鼓励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

(2024年04月1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明喆
  累计献血137次,捐献全血3400毫升、血小板251个治疗量,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潍坊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这一串串数字和荣誉,饱含了爱心献血者曹希联23年的执着与奉献。
  4月7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春日里普通的一天,但对于曹希联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献血。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至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即将年满60岁的曹希联坐在熟悉的采血椅上,看着仪器有节奏地运转,眼中满含不舍。“与以往献血相比,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舍!”曹希联说。
  曹希联的献血故事要从2001年说起。那时,他是一名司机,由于工作原因出差特别多,经常在路上目睹交通事故的惨烈场面,便萌生了献血助人的念头。自此,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献血。
  回想起自己的献血经历,有件事让曹希联印象深刻。2008年6月的一天,曹希联刚刚出差回来,傍晚时接到了市中心血站打来的电话,说有位产妇大出血急需输血,曹希联不顾疲惫,二话不说马上前去献血,这一刻曹希联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只要能救人,我随叫随到!”曹希联说。
  除了自己献血,曹希联还带动妻子加入无偿献血行列。妻子崔洪英从最初的不理解,到被丈夫的爱心与坚持深深感动,最后一起加入到献血队伍中。多年来,夫妻二人同心同德,携手献血,他们捐献出的血液带给许多人重获健康的希望,同时,帮助他人的爱心行动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仪式感。
  “胳膊一伸是很简单的事情,而我们这个简单的动作却能帮助很多人重获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崔洪英性格活泼,说起自己的献血经历,眼睛里闪烁着善意的光芒。爱的影响是深远的,献血时,夫妻俩还经常带着小女儿让其感受爱心氛围。
  60岁是无偿献血的终点,但爱心和奉献从不止步于此。“60岁是一个新的起点,虽然不能继续献血了,但我会尽我所能,鼓励、动员更多身边人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无偿献血队伍,让生命之火燃烧得更旺。”曹希联说。在感动之余,潍坊市中心血站机采科工作人员为这位“老朋友”献上鲜花和祝福(上图),感谢他为无偿献血事业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