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三家长反映,最近女儿沉迷于追星。她喜欢某个偶像组合,收集了大量的海报、照片以及相关信息,有时会购买印有偶像图像的卡片、徽章及偶像代言的产品,假期还去看展演,购买偶像签名小说等,花了不少钱。初三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女儿却兴致不减。家长很着急,担心追星会影响到学习,但又不知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表示,孩子追星背后的心理需求有三。一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追星是将理想化的自我投射到另外一个客体上并对其崇拜。青春期孩子还不清楚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偶像会成为他们的一个具体榜样,孩子追星其实是希望成为像明星一样闪耀和成功的人,他们的愿望有多强烈,行动就会有多狂热。二是同伴归属的需求。青春期的青少年非常重视和同伴的交往,为了更好地融入人际圈,和同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获得认同与支持,有时他们会从众追星。三是释放压力的需求。当前青春期的孩子学业压力非常大,课余需要放松,追星为他们宣泄情绪和压力提供了出口。
理解并引导孩子理性追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沟通,避免责备。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追星行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通过陪伴和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而不仅仅是批评他们“追星会影响学习”,不可一概否定和责备,否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时,家长可创设条件充实孩子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把投放在偶像身上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户外运动等方面。
分析利弊,积极引导。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为什么会喜欢自己的偶像,启发孩子发掘偶像的闪光点,看到偶像身上努力奋斗的精神,而不仅仅是拥有掌声、鲜花和喝彩。让孩子学习偶像的优点,增强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要引导孩子认识和分析追星的弊端,要从思想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制定规则,理性追星。制定计划和规则,包括追星的时间和频率,不要让追星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要盲目跟风,不要为追星而过度消费,不能熬夜追星。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理性追星,建立学习和追星的奖惩机制,规范孩子的行为,督促孩子的学习,将追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此外,家长应告诉孩子,在升学阶段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但请记住“你不是独自一人”。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支持,将会是孩子面对挑战时最坚强的后盾。孩子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请给自己一些宽容,也相信孩子能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无论结果如何,这段旅程本身就是值得珍惜的回忆。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