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爱心档案
“见山”美育浸润乡村学生
3月26日,潍坊市“见山”美育浸润行动在安丘市辉渠镇石家峪村启动,见山美育艺术馆、见山公益书屋挂牌。潍坊市“见山”艺术支教志愿者为学生们捐赠图书,到辉渠镇雹泉小学参观学生们的美术作品展览。学生们用独有的方式将当地的山、水、万亩桃林等展现给大家,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2019年,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潍坊市“见山”艺术支教志愿者团队,组织全市优秀骨干教师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展艺术支教活动,打造乡村学校“树杈杈”艺术主题课程,带动乡村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乡村薄弱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乡村美育赋能。
5年来,“见山”艺术支教志愿者团队先后到临朐、高密、昌邑、青州、寿光、峡山、坊子、寒亭等县市区开展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支教活动,200余名教师参与,项目经费全部由志愿者教师自筹,惠及学生4000余人。
团队负责人陈丽辉表示,开展艺术支教活动,提升了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也让乡村学生感受到艺术魅力,让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见山见水见未来。下一步,他们还将走进更多乡村学校开展艺术支教活动。
暖心故事
自费为孩子们购买舞蹈服
3月22日,在临朐县蒋峪镇林吉爱心小学,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课正在开展,舞蹈老师鞠继国认真地指导着孩子们的舞蹈动作。孩子们身穿紫色舞蹈衣、黑色舞蹈裤,再搭配上一双白色舞蹈鞋,服装统一、动作整齐。舞蹈《把未来点亮》,展现了孩子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鞠继国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些孩子的场景,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童真和对舞蹈的渴望。一节课下来,他发现孩子们对舞蹈的领悟非常快,但由于服装不统一,影响了舞蹈的整齐划一。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鞠继国自费给孩子们购买了舞蹈服、舞蹈鞋。
“这是我第一次学舞蹈,也是第一次穿这么漂亮的舞蹈服,我很喜欢舞蹈,感谢鞠老师。”10岁的刘静萱说,自从跟着鞠老师学习舞蹈后,她整个人都变得自信、开朗了很多,“真希望鞠老师能多来几次,多教我们几个舞蹈”。
鞠继国是安丘市实验小学的一名舞蹈老师,自从加入“见山”艺术支教志愿者团队后,他经常跟着团队参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只要孩子们有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母亲病重,他把家里安顿好,也要赶来给孩子们上课。后来母亲去世,团队考虑到他心情不好,打算暂停他的公益活动一段时间,但他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坚持将舞蹈送到课堂。
“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带给自己很多收获和感动,既然选择了公益,就要坚持下去。”鞠继国说。
城市温度
义务支教 伴心而行
□本报评论员 孙瑞荣
5年、4000余名学生,“见山”艺术支教志愿者团队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播撒艺术种子,为乡村孩子打开了一扇艺术大门。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参与艺术支教的志愿者,在年复一年的支教活动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暖流就这样在志愿者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中缓缓流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得以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社会各方的关爱与温暖,从而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爱与被爱是一场“双向奔赴”。志愿者助人的同时,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他们在乡村孩子们快乐童年和美好未来之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尽己所能改变孩子们的未来。志愿者不仅仅是在奉献爱心,更是在提升自己,以实际行动为潍坊这座志愿之城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