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在文艺自由的家里 和浪漫撞个满怀

(2023年10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陆菁菁

  上学时,谭立波很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觉得太男孩子气。反而工作后,同事们都亲昵地喊她“波波仔”,她才慢慢接受并有点喜欢这个名字了。她钟情于波西米亚风格,只因有个“波”字。
  谭立波的成长、学习和工作都没离开过山东,她很少出远门,更没去过欧美国家。说起为何喜欢波西米亚风,她说不出原由,但就是爱,哪怕跟妈妈“对抗”,也要义无反顾。
  看着谭立波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挂布、抱枕、盘子、碗抱回家,妈妈曾表示不理解:“云南那边有很多民宿都装成这风格,可你这不是民宿,是天天要住的家啊!”“对呀,正是因为要天天住,我才把它捣鼓成我喜欢的样子啊!”谭立波的喜欢和理直气壮让妈妈无言以对,由着她折腾去了。
  最让妈妈“接受不了”的是卧室。谭立波的卧室原本是浅绿底色,按照妈妈的想法,装成小清新最合适不过了。然而她并没有那样设计,而是装成了波西米亚风格,一张与床同宽的波西米亚印花挂布挂在床头,图案也比较抽象,看不出是太阳还是年轮。谭立波说,她很喜欢这种热烈的感觉,为整个空间注入生机和活力。
  床品当然也是波西米亚风格,盖毯、抱枕独特的纹理和质感散发着自由和艺术的气息,整个卧室像极了民宿。她笑言:“进得此门来,假装在旅行,不亦乐乎!”
  一盏藤编布艺的不规则形状吊灯,既展现了手艺人的精湛技艺,又为卧室增添了温暖而独特的氛围。
  因为很少有客人来访,谭立波把家里之前笨重的皮沙发和配套茶几都置换掉,选了一款简洁、迷你的三人座白色丝绒沙发,几只铁锈红、栗棕、深海蓝色的抱枕往上一放,“波”风立现。地上铺一张抽象的红色调地毯,与墙上的挂毯相呼应。
  墙上还挂着一张捕梦网,谭立波说,挂这个在墙上可以增加亮点,有种原始的自然美。
  谭立波家里有一处宽敞的阳台,摆着各式各样的盆栽。她在吊顶上挂了一只藤编挂饰,墙边装了一张铁艺的长椅,上面铺了波西米亚风格的盖巾,同样摆上色彩鲜艳的抱枕。谭立波家里有很多抱枕,除了“出镜的”,还有一些限量版、珍藏版抱枕被她收藏了起来,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出镜”。
  收集波西米亚风格的餐具也是谭立波的爱好之一。这些散发着鲜明艺术气息的餐具每次一上桌,平常一蔬一饭的用餐场景仿佛变成一幅生动的画。“这些餐具色彩丰富艳丽,是我四处淘来的高温釉下彩。”谭立波说,很多波西米亚风的餐具都是精细雕琢、独一无二的匠人手作,那些精美的纹饰和诱人的光泽,使得每一次用餐都充满愉悦。
  在这个仿若民宿的波西米亚风格的家里,谭立波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艺术的独特空间,它不仅是舒适居所,更是一处放松心灵、追寻自我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