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马所向,更好潍坊”。10月15日上午8时,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声响起,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的歌尔·首届潍坊马拉松激情开跑,共有九个国家的万名选手齐聚寒亭,共赴这场秋日奔跑之约。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东升 郭超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巩建国(署名除外)
冠军运动员助力,万名选手齐聚潍坊
2023歌尔·首届潍坊马拉松以“V马所向,更好潍坊”为主题,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欢乐跑三个项目,其中全马2000人、半马4000人、欢乐跑4000人,是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马拉松赛事。
上午8时整,伴随着发令枪声响起,万名选手冲出起跑线,沿着富亭街一路奔跑,现场加油声、呼喊声延绵不绝。
欢乐跑的队伍中不乏一些“显眼包”,造型别致、引人注目;还有不少以家庭为单位参赛,小朋友一马当先,爸爸妈妈却气喘吁吁;银发跑者们更是“老马奔腾”,把不少年轻人甩在身后;更让选手和观众惊喜的是,这次有两位潍坊的冠军运动员张冬和台晓虎一起参与欢乐跑。
张冬刚刚在杭州亚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两枚皮划艇项目金牌,这次也是专程回到家乡为潍坊马拉松助力。“首届潍坊马拉松的氛围非常好,参加选手非常多,没想到还有近四成的参赛选手是外地人,这说明我们潍坊马拉松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张冬说,潍坊马拉松的举办一定会带动潍坊的全民健身意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运动健身中。
在今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跳水项目冠军的台晓虎,也是专程赶来助力。台晓虎表示,首届潍坊马拉松的比赛氛围非常好,希望家乡潍坊能够举办更多的大型体育赛事,通过体育比赛,以赛促旅,更好地带动潍坊的经济发展。
最终,山东运动员马猛以2小时31分26秒的成绩夺得男子全程马拉松冠军;山东运动员胡玉香以2小时59分06秒的成绩获得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潍坊运动员王静以3小时6分18秒的成绩获得女子全程马拉松季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塔勒·迪米塞以1小时2分38秒的成绩获得男子半程马拉松冠军,埃塞俄比亚选手埃纳特内什·沃利林以1小时12分58秒的成绩获得女子半程马拉松冠军。
赛事保障充满诚意,交出满意答卷
记者了解到,在10月15日当天,全国范围内大约有30场马拉松同时举办,其中包括青岛海上马拉松以及2023烟台马拉松,对于跑步爱好者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让诸多跑步爱好者出现了分身乏术的情况。而首次举办的潍坊马拉松能吸引万人参赛,也充分展现了这项赛事的魅力。
作为潍坊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团体,潍坊市马拉松运动协会在竞赛组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次活动为跑友提供了充满诚意的赛事保障。
赛前,潍坊市马拉松运动协会举办了4期备战训练营,讲师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赛中实战攻略和赛后快速恢复的技巧,重点强调了合理分配体力和保持节奏的重要性,并教授了学员们如何在比赛中调整呼吸、合理安排饮水和能量补给等实用技巧。
在赛道规划上,首届潍坊马拉松精心挑选了市区北部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集中、城市建设效果显著、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段,沿途景色优美,串联起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时尚,全景式展现潍坊城市形象和发展成就,感受活力新潍坊的城市风貌,让人尽情享受愉悦的运动环境。
在赛道设定上,几乎可以用“一马平川”来形容。此外,本次赛事将马拉松和潍坊旅游资源深度融合,体育搭台、文旅唱戏,打造“潍马”赛前赛后闭环,参赛选手可凭一张号码簿畅玩潍坊多个景点,让选手们在潍坊跑得尽兴、玩得开心。
漫长的赛道,是对跑者的挑战,也是城市服务能力的展现。赛道上,组委会为选手们精心准备了饮用水、饮料以及其他能量补给;相关部门全心全意提供安保、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赛道上还有数千名志愿者、数百名警察护跑团,随时为参赛选手提供帮助。此外,赛道沿线各个社区的市民都参与进来,以饱满的热情为潍坊马拉松助力、为跑者助威。
对一座城市来说,马拉松赛事能够增强城市凝聚力,展现城市活力。通过举办这一赛事,潍坊向外界递出了一张“城市名片”。
◎V马人物
朱瑞海(65岁 来自临沂)
跑过六场全程马拉松
这位六旬老人不简单
在歌尔·首届潍坊马拉松赛场上,来自临沂、今年65岁的朱瑞海迈着矫健的步伐,奔跑在赛道上。“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大家一起强身健体,跑出激情,跑出快乐。”朱瑞海说。
朱瑞海告诉记者,他实际上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跑友。2018年,他退休后闲来无事,想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就渐渐喜欢上了跑步。跑了几个月后,朱瑞海身体变得越来越好,心情也跟着开朗起来。
朱瑞海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仅全程马拉松就参加了六次。
为参加此次比赛,朱瑞海准备了很长时间,对他来说,每次比赛都是一次挑战。比赛结束后,他将做好调整,向本月在北京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发起冲击。“只要热爱运动,心态永远年轻。”朱瑞海说。
王兆平(42岁 来自临朐)
用“手”丈量赛道
坐在轮椅上逐梦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哪怕坐着也要“跑”起来。在本次比赛的赛道上,还有不少轮椅跑友的身影,今年42岁的王兆平就是其中一位。他和40余名同伴在赛场上用“手”丈量赛道,让现场市民和跑友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王兆平是临朐县冶源街道平安峪村人,因幼年罹患小儿麻痹症,平时靠轮椅出行。因为一次偶然经历,他与马拉松结缘。近七年来,他用双手代替双脚,坐着轮椅参加了近百场马拉松比赛。
上午8时许,王兆平和跑友整装待发,向全程马拉松发起冲击。现场市民的加油打气,给王兆平带来不少信心。随着发令枪响,王兆平向赛道冲去,只见他快速转动轮椅,坚定地向终点前进。
“不少市民和志愿者看到我们坐轮椅参赛,都给我们加油。”王兆平说,在家乡参赛,比较放得开,“跑”起来更带劲。虽然跑到33公里时,王兆平体力有些不支,但想到面对的是家乡父老的支持,他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3小时28分55秒,王兆平顺利冲过终点,他又完成了一次挑战自我的征程。
“这是近三年来发挥最好的一次,感谢家乡父老的支持。”王兆平说。
任世海、任家禾(来自济南)
父子组合挑战
首次欢乐跑收获满满
在歌尔·首届潍坊马拉松比赛中,一对父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们是来自济南的任世海和儿子任家禾,父子俩用时约30分钟,完成了欢乐跑项目。二人冲向终点的那一刻,在场的市民纷纷为他们欢呼鼓掌。
“这是我带孩子第一次参加欢乐跑项目,我们都非常激动。”任世海告诉记者,他们父子平时有跑步的习惯,早上经常一起晨跑。得知潍坊举办歌尔·首届潍坊马拉松比赛后,任世海和儿子一起向欢乐跑项目发出了挑战。
任世海说,和儿子一起参加马拉松比赛重要的是超越自己、促进父子间的感情,比赛成绩是次要的。任世海希望通过身体力行,为儿子树立坚持和努力的榜样。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感觉自己超常发挥,是跑得最快的一次。”今年10岁的任家禾告诉记者,为在比赛中有良好状态,他准备了大概一周时间。参加此次比赛,任家禾收获了不少。“以后我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会紧张了,很感谢我的爸爸。”任家禾说。
中国人民大学跑友
校友相聚潍坊
组团参加马拉松
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年龄,超越自己。在本次比赛中,天南海北的跑友聚集在寒亭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其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马拉松协会的十余名跑友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统一着装,用活力释放热情,成为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们在比赛的前一天来到潍坊,参观了杨家埠,这里的风筝让人大开眼界,能参加这次赛事太开心了。”该协会秘书长姜欢表示,本次马拉松比赛对他们来说,既是一次校友的相聚,又是一次体育爱好者的狂欢。
据姜欢介绍,他们校友之间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2013年,正式组建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马拉松协会。他们在全国各地参加了多次马拉松赛事,对于他们而言,万水千山阻挡不了奔跑的脚步。哪里有马拉松赛事,他们就会聚在哪里,一起奔跑。
协会的跑友们本着运动、健康、快乐的宗旨,希望通过本次赛事磨练毅力、展现人大学子的非凡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