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薛静
近日,职高生周信静的“逆袭”故事正被多所学校关注。据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介绍,周信静是该校2012届计算机职专班毕业生。在学校就读的三年,他经历了从懵懂迷茫到幡然醒悟的巨大人生转折,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并付诸行动。毕业时,通过专升本考试顺利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习,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浙江大学就读研究生。2020年底成功申请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 (据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同理,努力奋斗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坚定信心,任何时间开始努力都不晚。就像最近被各大高校频频提到的“逆袭王”周信静,经历了从懵懂迷茫到幡然醒悟的巨大人生转折,经过努力,最终从一个职高生逆袭成世界一流学校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博士。
生活总是充满波折和变故,关键是怎么去看待这些曲折,以怎样的方式跨过这些波澜。周信静的“逆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没有安于现状、没有得过且过,反而是负重奋起,在迷途中为自己找到一道光,进而照亮了人生的未来之路。
努力,并不是一个“虚词”,其奥义藏在千万个日夜的苦读中,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里。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描述了“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一件事,只要重复做一万小时,就能成为行家里手。所谓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从平凡到世界级大师,不仅需要一万小时的努力,也需要坚韧不拔的心态。某种意义上说,努力其实是件“苦差事”。它要求我们放下那些“短平快”的快乐,去做更加长远深度的思考。它要求我们破除“人以群分”的信息茧房,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提取自己的观点。最难的不是从1到100,而是从0到1。不妨先试着从小事做起,坚持每天10分钟的阅读、跑步、与人交流,日拱一卒,最终必将溪达四海。
不努力一把,或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强大。希望所有曾经荒废过时光却愿意重燃奋斗信念的人,都能像周信静那样,积极主动改变自己,踏实勤奋地学习,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