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国际风筝工艺大师杨红卫——

给风筝嘉年华带来清新色彩

(2023年09月2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9月26日,在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一只“青花瓷”龙头蜈蚣风筝乘风而上,翱翔天空,吸引了众人目光。这只风筝正是国际风筝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带来的作品。
  当日,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风筝扎制区,杨红卫正在演示风筝扎制。各种竹条在杨红卫手中翻飞舞动,不一会儿,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骨架就完成了。
  “我在为仙鹤童子风筝制作骨架,传统手工制作风筝讲究四大技艺,扎、糊、绘、放,每一道技艺还会分成许多小步骤,现在正在进行劈竹工艺,竹条要劈得厚薄一致,风筝放飞时才能保证平衡。”杨红卫说,“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设现场演示环节,我觉得很好,可以近距离为大家演示传统风筝的制作过程,对推动潍坊风筝文化有很好的效果。”
  “第一次看到制作风筝的过程,原来一只看似简单的风筝,工序这么复杂,操作也十分讲究,真是大开眼界。”来自济南的游客张先生感叹道。
  谈到“青花瓷”龙头蜈蚣风筝,杨红卫告诉记者,此款风筝主体结构是潍坊龙头蜈蚣风筝,不过没有采用传统的大红大绿色调,而是选用蓝色调,腰节和羽毛也都是蓝色,放飞上天后可与蓝天融为一体,也正好与滨海海洋文化相匹配,给风筝嘉年华带来一丝清新的色彩。
  “我用浅蓝、深蓝、白色三个颜色来勾勒出一条‘青花龙’,扎制耗费了一个月时间。”杨红卫说,她还带来了“嫦娥奔月”“何仙姑”等十几只潍坊传统风筝,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