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华(山东)
茶 城
暮色将近,车子进入站点
从人流分支处
有一条路是通向茶城的
像池塘般安静,劳顿泡在一杯水中
坐下来品茶,也品对面的人
水很甜,暖色空气,从陌生词韵里拉近距离
偌大茶城,灯光下,白纸黑字是主角
我们都是台下赤脚的演员
十八般武艺,从刀口切割数字的人
她们喋喋不休。我想出去转转
从深冬,取出肋骨
温一壶热酒壮胆,写李白那样的诗
置 换
指缝间漏掉的时光,堆成了小山
成为石头,废铁
或者是,生活与视线的障碍
母亲从来不舍得丢弃
塞满四合院所有空闲房子乃至角落
有时滔滔不绝
出现在她不经意的口中
直到生锈,腐烂,变成陈芝麻烂谷子
两代人的观念,各执一端
从固执的思想去打开另一个缺口
和置换事物的多面性
我开始理解,所谓旧色光景
是怀念与依赖,也是记忆发光的部分
潮 汐
千百年来重复的事从未厌倦
沙滩上深浅的脚印
被潮水打磨,抚平一些人抓不住的情绪
或许,它早就习惯了海岸
悲欢与聚散
胸怀,依旧宽阔无比
每天小心翼翼捡拾着人间的眼泪
那么多盐分和苦涩
让它坚定生活和不变的初心
并在有风的晚上
把际遇的细节,全部讲给礁石和水草
你看它周围站立的石头
冷漠,坚硬如铁
像一个人经历后面对的潮起潮落
另一种真实
深藏生活之外,或低过流水的行程
如薄纸上的密码
在秋天,风一吹就生出金子
多少笑容里,代替的谎言
明知内心有一把刀
握在你手中,只需轻轻一挥,便可切出真相
和你不愿承认的事实
我们还是在大雪来临之前启程
那些发光的,如星星
沉睡在河水上游,它们顺应自己宿命
只适合,活在你看不到
在受伤时,想起它
始终潜伏体内,等一个人觉醒后的指认
一闪而过的事物
并非有意留住什么,它从眼前
闪过以后,只是当做
流星,照亮黑夜里,像我一样发呆的事物
并且,思想是从其它空间
——突然惊醒
面对现实,依然感到
疲倦、颓靡,甚至是在这炎热的夏季
对任何事物提不起信念
它的出现,尽管是
我看不清它真实面孔:眼睛、鼻子
或形体的大小……
而我依然对它充满了感恩
如站在茫然路口的人
深深划过的,擦亮我们内心天空的闪电
旧衣服
带着体温的旧衣服,我始终把它们
当作好友,或是老知己
无数次,在水中浸泡
除却疲倦与汗渍,颜色慢慢变淡
甚至是,破洞
形成我透彻它内心的窗口
依然那么干净,时间的断层里
——它们的影子
是沉默的,如同那年我一个人行走在异乡
看着路上的车水马龙
视线模糊,而又找不到归处
再次清洗,折叠、打包
送它们远去,就像送走的一个个亲人
脚下的黄沙
在沙地上行走的脚印深浅有序
内心天平的分量
与它有关,常常边走边想,如果身后有风
突然间会被夷为平地
容不得我们去留恋,须掌握
行走的方向,每一步
如履薄冰,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敬畏
这是我,不惑之年对生活
理性的认知。砂砾的大小坚硬,经过筛选
它们也有自己的位置
我需要对世间,重新打磨一遍
顺着一条弯曲的流水
向东,淘洗出黄沙旷劫中隐藏的金子
大雪午后
它落满初冬的额头,午后的光
格外耀眼
我还在周末的梦里徘徊
对窗外的事一无所知,只感觉世界变成白色
阳光进入房间转了一圈
就出去了,时间快速恢复寂静
这时,我才蓦然发现
繁华的大城市
仿佛与我没有任何关联,冷峻、陌生
臃肿的路上竟然会
迷失方向,未来扑朔迷离
我看到一朵雪花
在寒风中,抱紧了磨平棱角的自己
作者简介:王相华,笔名清心如云,70后诗人,山东省日照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创办《新诗高地》诗社,多家刊物主编、顾问、编委、诗赛评委等职。有诗发表《诗刊》《诗选刊》《星星》《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诗林》《绿风》《中国诗歌》《散文诗》《山东文学》《芒种》等全国500余家刊物。获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全国十佳新锐诗人奖,第三届火种文学奖等全国各类奖项20多次,出版个人诗集《山风吹过》《如云诗选》《生命是一朵流云》三部。
诗观:诗歌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唤醒另一个自己的无上神咒,是超越生活与万物之上的精神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