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

05版: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

16版:光影记录

T01版:花好月圆

T05版:今日金融

T11版:翰墨名家

T12版:翰墨名家

T14版:今日关注

T15版:翰墨名家

T16版:翰墨名家

网上找“旅游搭子” 靠谱吗?

(2023年09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下“旅游搭子”盛行,记者调查发现,确实有不少网友与“旅游搭子”收获了愉快的旅行体验,不过,在这种“友好而有边界感”的美好愿景下,也隐藏着新的骗局和风险。
“旅游搭子”隐藏着新的骗局和风险
  近期,“搭子”的相处模式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该词用来形容可以一起做某一件事情的伙伴关系,比如“饭搭子”“电影搭子”等,他们在完成了共同的目标事项后,便分别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被网友称为“搭子社交”。而所谓“旅游搭子”,即搭伴去旅游的人,旅游费用平摊。
  很多网友寻找“旅游搭子”,找的是一份安全感,这份安全感包括了物质与精神层面。但是“旅游搭子”本身是否安全,是存疑的。
  目前来看,网络“旅游搭子骗局”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以“搭子”之名,行隐形推销之实。小红书用户“瑞秋”曾发帖指出,自己遇到过一个托,是给旅行社拉顾客的,等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时,已经无法退款了。
  其二,以“搭子”之名,行网络诈骗之实。不少网友认为“旅游搭子”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手段,发帖人声称自己旅游经验丰富,能够安排好所有行程且价格实惠,发的帖子和评论互相为托以诱导网友,网友一旦上钩将费用转账,这些人立马“跑路”。在今年9月,重庆游客赵女士就因为轻信“旅游搭子”可以帮忙预订酒店房间,损失了3000元定金。
  其三,以“搭子”之名,行骚扰女性之实。“旅游搭子被指涉黄”的话题曾登上热搜。小红书用户“安之若素”指出,自己曾发过找“旅游搭子”的网帖,之后被好几个人私信,没聊几句就让加微信,但对于旅行却只字未提,对于网络上那些“找旅游搭子,只限女生,女生免费”等的帖子千万不要相信。此外,据中新网调查,“旅游搭子,费用全包”成为了一句暗语,在此类帖子标题下,通常还注明“仅限女生,各取所需”,而“绿色还是非绿”的话语则包含涉黄交易。虽然不少平台已对全站“旅游搭子”笔记进行了全量回查,但仍有部分帖子和评论编造新的暗号,发布涉黄交易的言论。
  除了可能会面临上述三大骗局,还可能遇到“临时反悔”“费用扯皮”等难题。
  此外,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分享关于“旅游搭子”的吐槽。有人因习惯、理念不同不欢而散,有人出发当天被放鸽子,口角摩擦、钱财纠纷的情况也不时发生。

需谨慎对待“搭子”社交,安全应放首位
  跟“搭子”出游,旅途中一旦发生意外,应该如何划分责任?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李媛认为,两人结伴旅游时,他们之间不再是陌生关系,而是存在一种特殊信赖关系。当一方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若同行人有条件和能力提供救助的,则应当履行救助义务;如果意识到伙伴有面临危险的可能性时,应及时提醒和劝告;当危险已经发生,应在合理范围内承担救助义务,如向专业人员求助等。如果同行人员中有未成年人,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应尽到更高的注意与保护义务。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叶刚提醒,在自驾游的场景下,机动车使用人负有注意交通安全的义务,若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同乘人员损害,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机动车一方需根据过错程度承担赔偿责任。当机动车使用人对事故的发生仅存在一般过失时,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当机动车使用人对事故的发生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其应当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
  “旅游搭子”都是陌生人,旅程路线的安全、旅行者个人的安全该如何保证?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表示,如果跟“旅游搭子”出游时期长、费用多,双方可以签订一个简单的合作旅游合同,约定分工合作、费用分摊、保护隐私、退出机制等。“这种合同也未必要双方正式签字,在微信上双方商量后确认,也有合同效力。”夏海龙说,在出行前务必了解“旅游搭子”的真实身份,尽量不去往偏远、过于陌生的地点,并告知亲友出行信息。如遇被骗或其他意外,应第一时间报警或向平台投诉,并保留好相关网页、沟通记录等证据。信息发布者应承担责任,若平台存在对帖子内容审核不严等情况,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网络发帖找“旅游搭子”类似于开“社交盲盒”,开出“神仙搭子”的机率和踏入“搭子陷阱”的机率是一样大的。因此,寻找“搭子”旅游需万分谨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怀有侥幸心理。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