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

05版:2023潍坊国际风筝嘉年华

16版:光影记录

T01版:花好月圆

T05版:今日金融

T11版:翰墨名家

T12版:翰墨名家

T14版:今日关注

T15版:翰墨名家

T16版:翰墨名家

中秋的月饼

(2023年09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肖刚  
  小时侯,月饼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比较稀罕,村里的门市部倒是敞开卖,但买月饼大多是为了去看望老人。不过,每年中秋节的那顿晚饭,母亲总会变戏法一般拿出一个或是几个月饼。母亲按人头把月饼切成三角形的小份,但总是切得大小不一,我们常抱怨母亲缺乏准头。母亲把较小的两块留给自己和父亲,较大的给我和弟弟妹妹。慢慢我们才明白,在父母心中,这不相等的月饼才是一个家庭间的公正与平等。
  我十岁那年秋天,生了一场病,住进了县城的医院,待病愈出院,已经到了农历八月底。回家后,母亲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纸包,一层层地剥开,我们都不知里面是什么,眼巴巴地望着,外面的报纸拆完了,里头又露出一层牛皮纸,纸上浸出油渍。待母亲仔细地展开,那里面包着的居然是一小块月饼,母亲把月饼放到我的手心里,说:“吃了吧,给你留的。”那是一块五仁月饼,黄澄澄的面皮,切面上杂嵌着花生米、核桃仁还有红绿丝……我的大脑好似揿下了一个快门,这一小块月饼永久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对于月饼的口味已全然没了印象,只是觉得口感有些坚硬。母亲一直站在我身边,笑吟吟地看我吃完,才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心愿。
  转眼间,父母均已年过八旬。中秋节,我们多半要去父母家一起团聚。四世同堂的一大家人,老老小小已达二十六口。这么多人,不知从哪年起,就很少有人记得去买月饼了,因为平常日子里糕点不断,大家早已对月饼失去了儿时的那种渴望与热情。唯独母亲,一如既往地早早做着准备,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从厨房把月饼端出来,亲自切成小块,挨个分给我们。那时我颇有些不以为然,心想这早就吃腻了提不起半点兴致的月饼,有与没有,又有什么要紧呢!
  前年中秋,我与妻第一次没有到父母家团圆,而是与儿子一家一起过节。刚牙牙学语的孙女招人喜爱,我指着饭桌上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教她学舌:“圆圆的盘子,圆圆的碗,圆圆的杯子,圆圆的盆,天上还会有圆圆的月亮……”我忽然感觉桌上好似少了什么,马上就要开饭了,我赶紧跑出家门,等我回来时,桌上多了几个圆圆的月饼。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原来,这中秋的月饼蕴藏着她对一家人能团团圆圆聚在一起的满足和对生活圆满如意的期盼!这传承了千年的月饼,承载了太多意义。或许,你细细品味,就会咂摸到一些先前未曾留意过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