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探秘垃圾“浴火重生” 争做环保卫士

学生代表等受邀走进环保“课堂”,迎接首个全国生态日

(2023年08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周丽华)为迎接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组织开展了“生态环保小卫士”主题教育实践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邀请部分青年学生志愿者、生态环保小卫士及中小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传递绿色生活理念。
  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去了哪里?这些垃圾又是怎样被处理的呢?活动当天,带着这些问题,全体参加人员统一乘车前往安丘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开启一场探索垃圾“浴火重生”的奇妙之旅。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生们开始参观环保设施。在该公司主控室,监控屏幕上清晰地展现出垃圾进入垃圾池、投入焚烧炉以及在炉内燃烧的全过程。
  在垃圾处理车间,大家隔着玻璃,被眼前巨大的垃圾池深深震撼,想不到生活中会产生这么多垃圾。看着操作员熟练地操控垃圾吊车,大抓斗一次次抓起小山似的垃圾,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叹。
  讲解员详细讲解了生活垃圾处理的“一进四出”、渗滤液如何有效处理等知识。“一进是指生活垃圾进场,四出是指渗滤液、炉渣、飞灰、烟气在经过多重工艺严格处理后,达标排放。垃圾池里的垃圾要经过发酵脱水,分离出来的渗滤液也会被收集起来后进行处理,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从自身做起,减少垃圾的产生。
  一路参观下来,大家近距离接触垃圾焚烧与再生能源发电,直观感受了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环保设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深入学生心间。
  随后,青年学生志愿者们乘车前往安丘青龙湖风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亲近自然、认识河湖资源的同时,志愿者们还自觉行动起来,手持夹子、塑料袋等工具捡拾景区内的垃圾。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艳丽表示,接下来,我市将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共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