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城区五洲花园小区82岁的张毓萱,打记事起,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喜欢上了画画,如今年过八旬还坚持每日作画。“画画现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只要还能动,就会一直画下去。”张毓萱说。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受父亲熏陶爱上画画,钟情山川河流之美
5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张毓萱的家中,客厅墙上的一幅山水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画中山清水秀、层峦叠翠,看上去十分大气。张毓萱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画画的材料,画案上还有刚刚完成的一幅山水画。
张毓萱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画。父亲经常在家中作画,他从小便在画案边帮父亲铺纸研墨,静静看着他作画,耳濡目染,也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看到父亲的作品很是崇拜,他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画家。
在张毓萱的记忆中,父亲的作品很多,其中,《一排排红旗争上游》《荒山变良田》《祖国面貌换新颜》等都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家庭的艺术氛围和父亲的熏陶下,张毓萱也喜欢上了山水画,父亲成了他的启蒙老师。
张毓萱说,父亲经常教诲他要认真学习临摹传统绘画技巧,临摹是学习绘画传统技术的根本,是为以后创作打好基础的手段。要古为今用,集各家精华。“在看原作的时候,要仔细研究作者的用意及用笔的来龙去脉。每幅画作在创作时都饱含了作者不同的心境,都需要用心去琢磨、领悟。”父亲的话至今还言犹在耳。
因为热衷画画,曾在工作单位负责宣传工作的张毓萱,主动提出负责宣传栏、黑板报等,还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一些文娱活动。在他看来,只要与画画有关的工作,都是一种放松,他也很喜欢将自己的画展示给别人看。
退休后精心钻研画技,用笔墨赞美幸福生活
张毓萱坦言,虽然喜欢画画,但工作期间没有太多闲暇时间研究画画。2001年退休后,他便有了充足的时间画画。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他加入到潍坊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积极参加展览和书画活动。
对于每幅作品,张毓萱都精益求精。为了画出满意的作品,他甚至一整天都待在山上作画。每当完成一幅作品,他都会让父亲点评,“父亲经常说,画山水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它的气势和壮观,熟练掌握高远、平远、深远三种空间构图,着重注意横图的布局,简繁相宜。毛笔的用笔要有轻重提按,要一波三折,要表现圆融,落笔成形,落墨成章。”张毓萱告诉记者,他边学边改,有时候一幅好的作品要反复改动历时一个月才能完成。
说起画画,张毓萱免不了对父亲的怀念。2017年,103岁高龄的父亲离开了他。“父亲在的时候,给了我很多指导意见。画画不仅要继承传统,还要走出去。观察大自然,拜真山真水为师。”张毓萱说,他退休后去过江西庐山、山西五台山、山东泰山,还有临朐沂山、青州云门山等地写生,既观赏了大好河山的壮观,也获得了更多绘画灵感。
2021年,张毓萱举办了自己的画展,80幅作品展现山川秀美、花团锦簇,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描绘祖国发展建设成果,赞美幸福美好生活。
张毓萱虽已年过八旬,但笔耕不辍。多年来,他用手中的画笔不断地抒发爱国热情及对人生、艺术的思考。他说只要还能动,就会一直画下去,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