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山海行·寻迹齐长城

小满过后 这样调养身心

(2023年05月2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满节气过后,雨水逐渐增多,天气闷热潮湿,中医称之为“湿邪”。中医讲究顺应自然,未病先防,人们需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调整身心。对此,记者联系到潍坊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兴山和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徐小勇,讲解如何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调养生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身体调养
  小满节气后,湿邪容易与暑热一起勾搭,侵袭人体,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养生宜清热祛湿、养阴健脾。
  起居——蓄积阳气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尤其降雨后气温下降明显,切忌贪凉卧睡,否则易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
  同时,顺应阳消阴长的规律,小满时节需要继续蓄积阳气,让阳气生发。早睡,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衣着方面,衣物材质的选择,尽量穿一些透气性好、能吸汗的衣袜,以避免湿气郁积。
  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夏天受寒于身,到了秋天易犯咳嗽。
  
  运动——顺势而动
  运动要顺应阳消阴长的规律,最好在清晨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微微汗出为佳。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在间歇时可适量饮淡盐水或清凉退暑饮料(绿豆汤、金银花水等)。
  锻炼后,应用温水洗澡,浴后进行5分钟-6分钟按摩,并躺下歇息片刻,消除疲劳感。
  
  饮食——补气益阴利祛湿
  湿热的天气使人脾胃功能减弱,容易没有胃口,食欲不振,在饮食中注意要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清爽、软烂食物,并适当加以调味,以促进食欲。
  苦菜、苦瓜、苦苣、莴笋、穿心莲、茼蒿等苦涩味的菜,一般具有祛暑祛烦、清泻心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可以适当食用。
  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山药、海带、紫菜等食物可健脾除湿,利尿消肿,适合此时食用。
  同时,可多食汤、羹、汁等,既能排除湿毒,又能缓解烦渴。
  
  食疗方
  潍坊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专家推荐了两种食材简单,操作方便的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薏米陈皮茶
  材料:陈皮10克,薏苡仁(薏米)50克。
  做法:陈皮、薏苡仁分别洗净。
  锅中放入薏苡仁、陈皮,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再用小火煮约30分钟,倒出茶汤即成。
  功效:健脾开胃,祛湿解暑。适合暑湿烦闷、食欲不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泄泻者饮用。
  
  ●紫苏薄荷茶
  材料:干紫苏叶5克,干薄荷叶3克,陈皮3克。
  做法:上述3味放茶缸内,沸水冲泡15分钟,代茶饮。
  功效:化湿解表,清利咽喉。适合脾胃湿阻之人饮用。

心理调养
  炎炎夏日,需要谨防“心理中暑”。“心理中暑”除了有情绪表现外,还伴有食欲不振、头痛、胸闷、心跳加快、睡眠不好等症状。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心情愉悦呢?
  ●心静自然凉
  心烦意乱的时候,坐下来听听音乐,看看书或者冥想,这样可以安静下来。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暴跳如雷,深呼吸,冷静下来,暂时回避。
  ●持宽容的心态
  当觉得有人冒犯了自己,在发脾气之前,下意识地问自己,发脾气能解决问题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要尽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及时平复心情,耐心缓解“心理中暑”带来的不适。
  ●居住环境干净清爽
  尽量保持居住和办公环境的空气清新。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的颜色换成清新淡雅的,如绿色、蓝色或者白色的,以便使精神松弛,舒缓紧张情绪。
  此外,可以养几盆绿叶植物,有助于调节情绪,让人感到舒适愉快。
  ●合理安排生活
  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生活节奏,养成早睡早起以及午休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身心健康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