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相声、快板、双簧等是传统的曲艺艺术,舞台上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常常令人捧腹。家住奎文区的小哥俩曹龙博(图左)、曹博文(图右),虽然今年只有12岁和11岁,但稚嫩的长相和娴熟的表演形成了一种反差。
他们从小学开始学习曲艺表演后一发不可收,现如今已经是舞台上的常客。凭借对曲艺的热爱,小哥俩不仅经常参加公益演出,用实际行动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他们也希望把曲艺艺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2月2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哥哥曹龙博目前是一名中学生,弟弟曹博文还在读小学。平日里朝夕相伴的小哥俩,一个稳重,一个开朗,这也为他们学习曲艺表演带来了有利因素。
那么,小哥俩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呢?原来,他们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练习如何说好普通话,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了孩子的语感,他们从小说话就比同龄孩子字正腔圆。上小学后,老师对小哥俩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认可,建议他们学习曲艺表演。起初,他们的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并没有太在意。
曹龙博上小学四年级时,学校组织了一次演出。为让孩子们在舞台上发挥良好,一名学生家长联系了曲艺老师给孩子们指导。当时,曹龙博一点也不怯场,表现落落大方,给曲艺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建议曹龙博去学学曲艺。妈妈艾蓉看到大家都建议孩子去学习曲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小哥俩报了名。
小哥俩学习起来有板有眼,看他俩是真的对曲艺表演感兴趣,老师张鹏逐渐教他们打快板、说贯口、记段子……小哥俩发挥兄弟情深的优势,哥哥逗哏,弟弟捧哏,配合得天衣无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在舞台上吐字更加清楚,表演节奏更好,小哥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小哥俩有晨读的习惯,自从学习曲艺后,每天早上改成了说段子。由于两人放学时间不同,弟弟经常等着哥哥放学后,在家一起切磋。贯口讲究一气呵成,一贯到底,这对年龄不大的兄弟俩来说比较难,他们就一句一句地背,经常背到很晚。尽管非常辛苦,但小哥俩从没说过要放弃。
2022年,小哥俩经过层层选拔,参加了山东省第四届少儿曲艺表演大赛,凭借双簧表演《我爱祖国》荣获一等奖。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也坚定了他们学习曲艺的信心。
近年来,小哥俩醉心于曲艺传承,目前他们不仅是潍坊市戏剧曲艺家协会的会员,还经常义务为社区、敬老院等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未来,小哥俩都希望能继续好好学习,一步一步走扎实。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跟表演中去,将来成为中华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