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宇琪)“这是今年开春的第一茬韭菜,一上市就卖得特别好,目前已有不少外地客户慕名而来。”2月21日,记者来到高密市夏庄镇益民村的大金钩韭菜产业化基地时,种植户宋君刚刚送走从青岛来下订单的客户。
“众所周知,大金钩韭菜叶宽肉厚,有着‘小时候的味道’,主要是因为种子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品性,而且在种植过程中通过配方施肥、增施生物有机肥,如大豆蛋白微生物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付在秋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益民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种植大金钩韭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500余亩。随着大金钩韭菜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如今种植户每亩地的年平均收益能达到2万元。“现在大金钩韭菜的销量非常好,主要销往青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订单一直‘爆火’。这个时候只靠种植户自己收割是很难满足客户需求的,所以我们一般会雇人收割。”种植户齐成明说。
为了保证大金钩韭菜的产销通顺,夏庄镇在附近建立起了劳务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村民收割好的韭菜当天就能通过蔬菜批发市场销往全国各地,这得益于镇上的劳务市场,当地村民也可以就近实现就业。
夏庄镇人大主席殷继承表示,下一步,夏庄镇将继续抓好大金钩韭菜生产新技术实验示范工作,扩大大金钩韭菜种植示范园,配套完善园区内水、路等设施,提升大金钩韭菜的品牌知名度,力争将大金钩韭菜推向高端市场,擦亮大金钩韭菜的金字招牌,以品牌促效益,切实提高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