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董雪霓 韩硕)2月24日,安丘市郚山镇张家沟村的羊肚菌大棚里拉开了采收大幕。走进扶贫产业大棚,鲜嫩的羊肚菌争相探出灰褐色的“小伞苞”(上图),一颗颗、一簇簇,长得煞是喜人。
张家沟村羊肚菌基地共有13个大棚,是郚山镇产业扶贫项目之一。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利用扶贫资金建设扶贫产业大棚12处,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承包给有经验有技术的种植大户,种植紫苏、羊肚菌等特色品种,让困难群众有效融入产业发展中。同时村党组织在种植、销售过程中提供帮助,促进群众增收,保障集体收益。
据了解,张家沟村的羊肚菌大棚主要培育了含营养成分较高的“六妹”和“G10”两个品种,去年11月底开始栽种,如今第一茬羊肚菌陆续成熟,已经进入采摘期。“羊肚菌的种植周期短,从播种到出菇一般50天左右,见效快、效益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上等的天然滋补品。物以稀为贵,市场上的羊肚菌稀少昂贵,供不应求。”承包户刘岩说。
大棚外有商家正等待收购,55元—60元每斤的价格让人羡慕。商家干脆在张家沟村租用民房就地烘干加工,烘干后的羊肚菌每斤价格高达400元。收鲜菌、进烤箱、回潮、分拣、装箱发运,让刚采摘下来的羊肚菌身价倍增。“这一个棚产量得1000斤,预计纯利润在2万元以上。”刘岩信心满满。
郚山镇党委书记孙荣介绍,下一步,郚山镇将持续推动市场主体与村集体经济、脱贫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种植模式在全镇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农民致富、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