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特别报道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老年人春季饮食有讲究

(2023年02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初春时节,气候多变,老年人是较特殊的人群,抵抗力较弱,如果不注意防范,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上的保健。立春后,不同于冬日的进补,春季肝气旺,老年人饮食宜清淡,以护肝护脾胃为主。其次还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2月14日,记者采访了阳光融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杜慧真,请其给予相关建议。
  杜慧真表示,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应顺其自然。老年人要顺应气候的变化,注意春季的科学饮食及食补方式,合理安排饮食。食物品种要丰富,合理搭配,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  首先是要摄入足够量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品,尽可能换着吃畜肉(如猪肉、羊肉、牛肉等)、禽肉(如鸡、鸭等)、鱼虾类以及蛋类食物。老年人动物性食物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克至200克,其中鱼40克至50克、畜禽肉40克至50克、蛋类40克至50克。推荐每日饮用300毫升至400毫升牛奶,也可以选用酸奶、奶粉或其他奶制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进食,减少不必要的食物限制。还要保证摄入充足的大豆类制品,达到平均每天吃相当于15克大豆的水平。
  其次是多选深色蔬菜,由于深色蔬菜中含有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多,考虑到春天阳气开始上升的特征,老年人适合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蔬菜,如蒜苗、洋葱、油菜、香菜、韭菜、萝卜、芹菜、菠菜等。每种吃的量可以少一些,但种类要多一些,不能用水果替代蔬菜。
  再就是谷类和薯类食物。老年人每日摄入谷类应在200克至300克,其中全谷物或杂豆50克至150克,另外可以再吃50克至100克的薯类。薯类食物常见的就是红薯、土豆、芋头、山药等。薯类里面含大量淀粉,可以当主食,补充热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补充精米白面里缺乏的维生素C、维生素B、钾、β-胡萝卜素等。
  此外,杜慧真还建议患有各种慢性病而体形孱瘦者、腰酸眩晕、脸色萎黄、精神萎靡的老年人,可利用春天这个季节,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方法,以防病治病。老年人如有阴虚内热,可选用清补的方法。这类食物有梨、莲藕、荠菜、百合等,此类食物食性偏凉,食后有清热消炎作用,有助于改善不良体质。并且,她提醒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应选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吸收,如燕麦、玉米、大米、小米,最好煮成粥,容易吸收。且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顾护脾胃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