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特别报道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文明城市
民生为本

(2023年02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薛静
  近日,有网友爆料,海南三亚吉阳区一男孩在店铺门口写作业时,被城管叫起后收走桌子。三亚综合行政执法局吉阳分局通报,经调查核实,执法人员处理男孩家长经营的超市落实门前三包过程中,存在简单执法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该局已责令相关执法人员于2月14日上门向当事人诚恳道歉,当事人表示接受。      (据央视网)
  前有“元宵节还没过就撕春联”,后有“没收小孩子写作业的桌子”,这“文明城市创建”,“创”得有点让人堵心。
  创城的本质是为了民生。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住环境,说到底都是为了住在城市的广大市民。只有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第一,才能让创城的意义真正落实到群众的日常生活里来,才能让群众认可创城,积极参与到创建过程中。
  反观这些引起群众极大反感的事件,哪一件把群众放在优先位置了?不乱摆乱放、不占道经营是商家应该遵守的准则,但不意味着执法人员可以不分场合、不问事由地执法。如此简单粗暴、毫无人情味的工作方式,试问哪个群众愿意为这样的“创城”叫好?
  这样的城市,即便创城成功,得到的也只是个称号而已,跟文明八竿子打不着。
  城市的本质在于人,文明的本质也在于人。城市的文明,应该是大街小巷、万家灯火里的文明,是人与人之间的克己复礼、尊老爱幼、敦亲睦邻,是从里到外、市民自发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文明不是简单的文字说明,也不是“指导意见”上冷冰冰的逐条逐项。小小的一张作业桌,认真写作业的孩子,这个组合难道不比单调的街道更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
  每一块“文明城市”的奖牌,都凝聚着一座城市无数人的付出与努力。顶着严寒酷暑挥舞扫把的环卫工人,暴风雨中屹立路口的交警,为鳏寡孤独送去温暖的志愿者,以及遵纪守法、兢兢业业工作生活的你和我……“文明城市”,是属于你我他的荣光,是城市所有人的荣光。正因这样,这块奖牌才不能变成乏味的“称号”。
  留住文明,请从守住认真做作业孩子的一颗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