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晓萌)近期,针对老年人的“扶贫款”诈骗案件频发,此类诈骗通常以“国家发放专项扶贫资金”为幌子,诱导老年人参与做任务、刷流水等操作,实则利用老年人的银行卡进行洗钱活动。10月9日,潍坊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发布紧急提醒,提醒广大老年人提高警惕,不要掉进诈骗分子的陷阱。
日前,60岁的韩先生接到自称国家扶贫机构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邀请他参与扶贫项目奉献爱心,还可领取“扶贫资金”。热心的韩先生觉得很有意义,立刻答应。按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了某App,登录后便收到“扶贫”任务:提供银行账户接收“扶贫专款”,取现后转存到指定“帮扶账户”。对方特意叮嘱要保密,在银行不能拍照、不给别人看手机,若被问起就说“归还以前欠的货款”。接下来几天,韩先生跑了多家银行,按指令存取款,来回奔波并未察觉出问题。任务完成后,他收到近千元劳务费、奖励费,随后对方让他回家等扶贫款下发。可韩先生没等来扶贫款,却等到银行卡被冻结的消息。经询问才知道,那些“专款”是诈骗赃款,自己成了电诈“工具人”。
警方提醒市民,免费领取“国家扶贫款”“百万专项扶贫资金”“养老金”等是当前涉诈洗钱的主要套路之一。国家的各类福利政策均有正规的申请渠道和流程,不会通过非官方、私下的方式通知领取。不要扫描陌生二维码,不要下载来路不明的App。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切勿随意提供给他人转账或者帮助他人取现转移,绝不成为电诈“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