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国泰民安 2025国庆中秋特别报道

10版:专题

11版:专题

12版:专题

13版:专题

16版:光影记录

迟到的承诺

(2025年10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星雨
  一九八四年秋天,爷爷所在的村办企业组织职工去北京旅游。回来后,爷爷给奶奶讲天安门、故宫……奶奶听着,眼睛都亮了。爷爷拍着胸脯许下承诺:“以后我一定带你去!也让你亲眼瞧瞧!”这“以后”,一年年地拖了下去。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长大,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爷爷的承诺,渐渐成了句偶尔提起的老话。
  大伯是家里第一个有出息的,考上中专,在城里找了工作。他拿出第一个月的工资,说要带奶奶去北京,可奶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去不去,我晕车,闻着汽油味儿就心慌。再说,这一大家子,鸡啊猪啊,我哪能走得开?”大伯拗不过,最后带着刚谈的对象去了。寄回来的照片上,天安门格外明亮,奶奶拿着照片看了又看,嘴里却还是那句:“电视里看得清楚多了,花那冤枉钱。”
  我爸参加工作后,爷爷旧事重提,说要全家一起去天安门。奶奶依然是那个最“扫兴”的人。“电视上啥看不着?去了人挤人,累得慌。”她像一堵柔软的墙,挡在全家人的兴致前头。
  谁也没想到,这个争执,会随着爷爷的突然离世,成了永远的遗憾。北京,成了爷爷没能兑现的承诺,也成了奶奶绝口不提的心事。
  后来,姑姑在北京工作的同学热情相邀,说住宿、导游全包,花不了几个钱。我们都觉得这回总该行了吧?奶奶还是摇头,理由翻新了:“老了,不爱热闹。在沙发上躺着比啥都强。”
  奶奶这辈子,怕是真出不了远门了。
  去年,公司派我去北京学习,国庆节放假几天,我想让奶奶到北京,我陪她好好逛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奶奶打了电话,几个回合下来,奶奶竟答应了。
  国庆节当天清晨,我领着奶奶走向天安门广场,她紧紧攥着我的手,当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的步伐走出金水桥时,奶奶踮起了脚尖,目不转睛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国歌奏响,红旗冉冉上升。奶奶仰着头,一动不动,我看见她的眼眶有些湿润。仪式结束,她还久久不愿离开,一个劲儿地对我说:“不一样,真不一样!有风,有声,有气势,电视里哪比得了……”
  奶奶回家后,逢人便说起在北京的所见所闻,语气、神情里藏着一丝骄傲。家里人都开玩笑,还是我面子大,能请动奶奶。其实不是我面子大,是我能挣钱了,奶奶也领上了养老金,家里日子宽裕了。奶奶这个算计了一辈子的节俭老人,终于不必再背负着“乱花钱”的愧疚。她的这趟北京之行,从爷爷的一个承诺算起,走了近四十年,她最终抵达的,不仅是天安门广场,更是一个寻常百姓家梦想成真的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