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周爽 通讯员 王乐举
他,二十五年如一日,以粉笔为犁铧,在三尺讲台上深耕不辍,用物理学的严谨与班主任的温情,书写着立德树人的教育诗篇,用赤诚爱心与专业精神,在校园里架起一座通往理想的桥梁。他就是安丘市第二中学教师王兆仁。
走进王兆仁的班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跃动的励志名言:“每个物理公式都是人类智慧的闪光”“挫折是通向定律的必经之路”……这些每日更新的格言警句如同晨曦,悄然唤醒少年们的求知欲。王兆仁独创的“魔法班会”更是育人妙招,从“牛顿与苹果”的趣味故事到“航天器变轨”的现实应用,从“梦想启航”的激情展望到“直面挫折”的暖心鼓励,每个主题都化作润物春雨,将班级凝聚成温暖的大家庭。面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他化身精准的“教育园丁”,为优生设计“挑战奥赛题库”的攀登路径,为暂时落后者定制“基础巩固+趣味实验”的成长方案,用父母般的慈爱呵护着每一棵幼苗。
在家校共育的实践中,王兆仁搭建起沟通的彩虹桥。每天清晨,家长微信群都会收到他精心编辑的“成长日报”,学生们的学习日常,都化作温暖的文字传递给家长。遇到学生情绪波动,他立即启动“家校联席会”,与家长共同制定“心理疏导+学科辅导”的解决方案。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开创“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们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成长当中。
在教学领域,王兆仁始终保持着探索者的热情。他的物理课堂充满惊喜:用无人机演示抛体运动轨迹,以过山车视频讲解能量转化,将枯燥的公式转化为生动的实验现象。他主导的潍坊课题《“三新”背景下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研究》,创新性提出“情境导入-问题驱动-实验验证”教学模式,开发的“生活物理”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测量校园建筑、计算运动会数据中领悟学科魅力。所带班级物理平均分连续五年位列年级榜首,更有多名学生在省级创新大赛中摘金夺银。
二十五载春秋,王兆仁将教育理想镌刻在时光里。他是学生口中的“仁哥”,家长心中的“定盘星”,同事眼中的“领路人”。当昔日学生带着科研成果回校探望,当家长送来“桃李满天下”的锦旗,这位教育者只是微笑着继续批改作业——因为他知道,教育的真谛不在掌声与赞誉,而在每个清晨走进教室时,看到那群少年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未来,他将继续以匠心守护教育初心,在培育栋梁的征程上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