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化元素风筝曾进入纪录电影《风筝·风筝》,且该片曾到风筝发源地潍坊实地拍摄,后在潍坊举行首映式。纪录片的镜头曾对准安丘的京剧团、村庄新貌,该片以最平实的镜头语言,表达着乡愁难解这一永恒主题。
潍坊电影纪录片始自1935年的黑白无声《潍县大观》,梳理资料过程中发现,风筝不仅仅是潍坊人作品中的意象,也常是电影中的“主角”,正可谓“我们从来不是用镜头在拍电影,而是用扎风筝的竹篾在丈量天地的尺度”。
1961年,山东电影制片厂在潍坊市体育场拍摄了黑白科教片《潍坊风筝》。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纪录片《风筝之乡》(1984)记录了潍坊的国际风筝会,引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风筝爱好者,这项活动使世界了解了中国,让中国走向了世界。山东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纪录片《潍坊国际风筝会》(1984),让我们从影像中看到了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看到了杨同科、孙永春等风筝艺人的技艺展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彩色纪录片《中国风筝》。
而更有一只潍坊风筝,跨越1.1万公里,揭开一段尘封60年的回忆。《风筝》是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合拍的电影,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儿童故事片,也是第一部中外合拍片。影片的主题是寻找友谊,探求各国儿童之间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于1959年在中国上映。不过,这部电影跟潍坊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一根风筝线串起了时间,连接着友谊。2019年,纪录电影《风筝·风筝》以电影《风筝》为线索,通过影片中三位小演员60年后的重逢,以及新时代与风筝有关的中法人物故事,回望当年中法两国人民通过电影梦结下的友谊,展示中法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感人故事。纪录片来到风筝发源地潍坊实地拍摄,2021年4月16日在潍坊举行了首映式。
其他纪录片如:1975年,山东电视台拍摄了安丘县京剧团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的纪录片《咱们的庄户剧团》。1983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旅游片《到我们村庄来》,介绍了安丘县石家庄(今安丘市凌河街道石家庄村)今昔,突出反映石家庄人的幸福生活和开展民俗旅游的情况,胶片长280米。山东电视台摄制的彩色旅游片《青州风光》等。
有两部电影纪录片,题材虽与潍坊无关,却是潍坊木土企业山东泰岳兄弟影视有限公司出品,还得过大奖。《贡秋卓玛》(2016)在四川取景拍摄,讲述藏族姑娘贡秋卓玛北京寻梦的故事,影片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展映,获2016年美国焦点电影奖青铜奖、希腊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耶拉派特拉奖观众奖等六项国际大奖和2016年第四届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等国内多项大奖。《羊儿满山坡》(2016)在宁夏拍摄,主要讲诉了一个刚正不阿的村支书为乡亲们追要扶贫款的故事,获2017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世界电影短片奖最佳短片奖、最佳国际制片人奖和最佳女主角奖,2017年印度加尔各答国际短片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入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市场单元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