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8版:光影记录

09版:光影中的潍坊印记

12 13版:光影中的潍坊印记

14版:光影中的潍坊印记

15版:光影中的潍坊印记

16版:光影中的潍坊印记

求职时
重点关注这两方面

(2025年07月0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前正值求职招聘旺季,各类招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在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作乱。他们利用网络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严重扰乱招聘市场秩序,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如何合法维权、防范信息泄露?这篇指南请收好。
□本报记者 张沁
  合法维权,打破就业歧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但一些中介机构违规发布含有歧视性内容的招聘信息,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就业权益。
  特别提醒: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得含有就业歧视性内容,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要建立投诉举报等机制,对歧视性信息及时清理整改。
  求职者发现招聘信息中存在性别、户籍、地域、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就业歧视,可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反映。
  
  严守隐私,防范信息泄露
  按照《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等机制,不得泄露、篡改、损毁或者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采取必要措施防范盗取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但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招聘信息、虚设招聘网站等手段,诱骗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非法牟利。
  特别提醒:广大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求职,要采取多种方式核验用人单位合法证照,通过官网、官微等渠道查询核对招聘岗位。不要随意打开陌生链接,对于点击进入链接后要求加QQ、微信等好友进一步“单聊”“详谈”及下载App的,应高度警惕,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
  如就业权益受到侵害,请及时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反映。
  如遇求职诈骗或个人财物、人身安全受到侵害,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各类中介机构通过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等方式处理求职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