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在使用电器、行车等过程中,一些细节之处稍不留意就容易产生火灾等安全隐患。此外,各类驱蚊产品开始进入使用高峰期,有些看似平常的驱蚊习惯,也可能隐藏着火灾隐患。为此,我市应急管理部门送上安全提示,助市民“安心一夏”。
□本报记者 王晓萌
家电防“中暑”
气温升高,家庭和经营场所的用电量急剧增加,在使用空调、冰箱等电器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大功率电器。高温天气下,一些电器设备和线路长时间超负荷运转,极易造成过热或短路故障引发火灾。空调等大功率电器设备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超长待机”后,让电器休息一下。此外,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要超负荷用电。
做好老旧插座和线路的检查。一些居民家庭和经营场所存在部分设备和线路年久失修的情况,插座不用时尽量断电,也不要长时间使用。如家中有老旧插座和电线等要多加关注并及时更换,以免发生短路,引发火灾。
将电器放置在阴凉处。夏天阳光强烈,家用电器应放置在无阳光直射或阴暗的地方,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切勿用湿手触碰带电设备。养成良好的电器使用习惯,湿手时不接触带电设备和电器;灯头、插座、开关等不要沾水。
安全行车有技巧
高温天气,路面的温度相比空气温度高,给行驶的车辆带来考验。在夏季行车时,做好以下三点,减少安全隐患。
这些物品不要放在车内
打火机、防晒喷雾、碳酸饮料等罐装带压力物品,受热易发生膨胀。
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产生易燃气体,车内温度过高达到燃点或遇明火,易发生轰燃。
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聚光发热,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
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其电池易发生鼓包,有爆炸的风险。
关注车辆轮胎压力情况
驾车时,驾驶人应加强对车辆轮胎情况的关注,应尽量减少紧急刹车,以免加剧胎面磨损。此外,胎压不标准,也会导致轮胎过度磨损,容易造成爆胎。
正确给轮胎降温
夏季连续行车几小时后,应注意停车,让轮胎降温。但是,不要直接往轮胎上洒水降温,直接洒水易导致轮胎产生裂纹,缩短使用寿命。
正确使用驱蚊产品
夏季,蚊虫增多,不少人使用杀虫剂、花露水、蚊香等灭蚊驱蚊产品,若使用不当会产生安全隐患。
杀虫剂中有一些成分属于助燃物质,遇到明火容易燃烧,且燃烧剧烈。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花露水、驱蚊水,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等,使用时要注意远离火源。
点燃的蚊香要放置在金属支架上,不要直接放在木凳、床等易燃物品旁。蚊香在阴燃时,火点最高温度在700℃-800℃,可引燃蚊帐、衣服、纸箱等易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