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安全不能“放手”

(2025年05月0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今,新能源汽车成为越来越多市民自驾出行的选择,但因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我市交警部门提醒,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驾驶员仍不能放松警惕,应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者负责。
□本报记者 王晓萌
  “智驾”不是自动驾驶
  按照目前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汽车智能驾驶共有L0级至L5级六个级别,L3级是分界线,以下为辅助驾驶,以上为有限定条件的自动驾驶。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一些乘用车,所搭载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只是辅助驾驶人驾驶、降低驾驶负担,并不能代替车主的双手,驾驶人依然是车辆的第一责任人。
  目前,多地高速已作出“慎用辅助驾驶”“关闭智能驾驶”的提醒标语。
  
  过度依赖“智驾”弊端
  限制应变能力。使用自适应巡航后,驾驶人可能会对车辆的速度控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降低对路况变化的应变能力。
  过分依赖系统。过度依赖自适应巡航功能,可能导致驾驶人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下降。
  系统故障风险。如果辅助驾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车辆失控。
  不适用于复杂路况。在夜间行驶、交通拥堵、施工路段等复杂路况下,自适应巡航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识别错误、误判障碍物。在山路、弯道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适应巡航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驾驶人容易分心。驾驶人可能会因为系统的自动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劳驾驶,从而影响对道路的观察和判断。
  
  警方提醒
  民警提醒,驾驶带有辅助功能车辆的司机朋友,辅助驾驶车辆不是自动驾驶车辆,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同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双手扶好方向盘,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寄托在车辆身上。此外,还要警惕以下行为:
  
  分心驾驶
  开车时不要接打电话、刷短视频等,不要频繁看导航;开车前将车内物品放置好,避免低头或弯腰捡东西。
  开车时不要吃东西或与乘客频繁交谈,以防发生事故。
  
  开门杀
  驾驶人停车时要选择安全合法的停车位置,乘车人下车前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的来往行人、车辆状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开门下车。
  
  超速行驶
  驾驶人应遵守道路限速规定,安全行车勿超速,同时在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减速行驶。驾车行经农村地区,要注意避让道路两侧车辆和行人,切勿在弯坡路段超速行驶、变道超车。
  
  疲劳驾驶
  深夜、凌晨和午后时间段,应警惕疲劳驾驶。若感到困倦、状态不佳一定要到安全地带停车休息。
  非接驳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要停止运行,驾驶人做到夜间停驶休息,不违规通行。